專家意見陳雲:連常識觀念都錯

專家意見
陳雲:連常識觀念都錯

以不正統的中文教材學中文,事倍功半。語言學家陳雲看過有關教材,認為詞句充滿西洋語法,是一份譯本,「個老師好明顯唔識中文,連常識觀念都錯」。他舉例,其中一句「廣告本身不可以循環再生,為甚麼卻被描述成行業」除了不通順,邏輯及對行業的觀念都錯誤。他擔心,學生以這些教材學中文,會覺得中文荒謬、不合邏輯,沒有興趣學習。
港大中國語言及文學部教授謝錫金則指,教材內容是關於生活化的中文,基本上能清楚表達內容,但不是雅言,語法亦有缺漏。
「入面啲中英文好明顯係Google翻繹啦,全部都係錯!」本身是少數族裔的碧樺依看過該份中文科教材後直言,教材中的中文語意、語法、句子結構皆不恰當。

碧樺依指缺乏統一課程

碧樺依是土生土長的少數族裔,自幼學習中文,懂聽、寫和講。她指本港缺乏統一以中文作為第二語言的課程,「搞到每間學校自己製作(中文)課程,變咗好參差」,且師資又缺乏相關培訓,未必能了解學生的中文程度和學習困難。
本地國際學校均有聘用外籍老師教中文,其中耀中國際學校的高年級只開辦IB課程,校方指中文科一定由華裔老師任教。至於漢基國際學校中學部的中文科,亦有一位外籍教師,根據資料,該老師在北京的大學取得本科及碩士學位。
教育局不規管本地國際學校或私校師資,教育界議員張文光認為,國際學校或私校聘用外籍老師教中文無可厚非,但中國語文內涵廣博,一般外籍教師未必適合任教,「中、英文俱佳嘅老師大有人在,學校請人應該審慎啲」。《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