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煤價走勢轉差已是事實,綜觀內地三大煤企首季業績,僅中煤能源(1898)純利有雙位數增長,兗州煤業(1171)更按年倒退,反映煤企經營日趨艱難,故擁有長期供煤合約的煤企處境反而更佳,中煤遂搖身一變成為券商寵兒。
過往中煤受到合同煤比重較現貨煤高拖累,盈利增長一直追不上中國神華(1088)及兗煤,但如今經濟放緩,能與電企等用煤大戶訂立長期供煤合約卻成為推動中煤利潤的「靈丹妙藥」,首季合同煤價大升17%,抵銷現貨煤價跌6.4%的負面影響,令中煤成為三煤企中,唯一毛利率上升的企業,期內毛利率升3.4個百分點至37.4%。
花旗指,中煤首季合同煤價升幅較中央規定的5%為高,可能與公司主動向電企供應更優質的煤炭有關,令其盈利得到保障。
澳收資源稅兗煤重創
里昂證券認為,現貨煤價低迷,加上煤炭產量增長溫和,煤企盈利增速料放慢,惟中煤是三大煤股首選,除因首季業績較理想,佔全年盈利預測約27%,公司擁有兩年產量增長的明確計劃,並具母公司注資的潛在機會。
此外,澳洲礦產資源稅將於7月落實推行,對澳洲煤炭業務佔公司銷售額25%的兗煤將是一大打擊,券商對其前景持審慎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