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醫院 雙非嬰胎死腹中

法國醫院 雙非嬰胎死腹中

【本報訊】聖德肋撒醫院(法國醫院)一周內發生兩宗雙非嬰兒死亡個案。繼上周三一名雙非男嬰出世後疑染急性肺炎病逝後,前日再有一名雙非孕婦,足月作動往該院分娩,被送往產房約半小時後,胎兒被發現停止心跳,證實胎死腹中,但之前的產前檢查卻一直指胎兒健康正常。有醫生指,胎死腹中風險為0.1%至0.2%,產檢也未必能發現。

周內第二宗 父母報警求助

該名孕婦姓吳,今年24歲,與丈夫一直居於內地,早前證實懷孕後,已找本港的婦產科醫生進行產檢,並預約床位。吳婦丈夫的舅夫吳先生表示,她在上月初來港待產,預產期為本月4日,但前日早上8時多突然肚痛,「覺得自己生得」,遂坐的士往聖德肋撒醫院。到達醫院後等了約半小時,吳婦已被送往產房,但檢查後發現胎兒已停止心跳,證實胎死腹中,需用儀器將死胎引出。
吳先生稱,吳婦在內地有接受醫生產檢,也曾在聖德肋撒醫院掛單的婦產科醫生接受產檢至少兩次,包括上月16日的最後一次產檢,負責醫生也指胎兒健康。他們曾向醫院和負責接生的醫生查詢胎兒突然死亡的原因,稱對方只回應:「呢啲事冇人知。」吳氏一家不滿院方及有關醫生無法解釋事件,遂報警求助。
警方發言人表示,昨早接獲相關報案,現列作雜項事件處理;衞生署指,向聖德肋撒醫院了解後,對方承認曾發生上述事件,但胎死腹中不屬需呈報的嚴重醫療事件。
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婦產科部門主管張德康醫生表示,懷孕28周或以後胎死腹中機會較小,每千名孕婦中只有1至2個;胎死腹中原因眾多,包括胎兒被細菌感染、先天性疾病如心律不整、孕婦胎盤失效致無氧氣輸送胎兒,以及臍帶纏頸令心跳停頓等,也有可能找不到原因;若孕婦本身患有糖尿或高血壓,胎死腹中的風險上升。
另外,立法會議員林健鋒就雙非問題提出私人草案,要求修改《入境條例》中香港永久居民的定義,令雙非嬰不能取得居港權。
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昨表示,有關草案字眼無問題,已按一般程序交予政府審核,要等待當局回覆。保安局副局長黎棟國指,當局會盡快按法律及程序處理,研究是否符合不涉及更改政府政策及公共開支的規定,但不能預測處理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