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奔自由】
中國失明維權人士陳光誠離開美國大使館後,到北京出席中美第四輪戰略與經濟對話的美國國務卿希拉莉昨晚發表聲明稱,對能夠按照陳光誠的意願及符合美國價值觀的方式,讓陳光誠停留及離開美使館感到高興,未來將繼續關注陳光誠及其家人。聲明並提及,陳光誠及中國政府達成了若干共識,美方期望這些共識得到落實。中國外交部隨即回應,要求美方不應混淆視聽、掩飾責任。
中國官方新華社昨宣告陳光誠「自行離開」美國大使館後,中國外交部回應事件稱,美國駐華使館「以非正常方式將中國公民陳光誠帶入使館,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又指美方做法「是對中國內政的干涉,中方決不接受」,並要求美方「就此道歉,徹底調查此事,處理相關責任人,並保證不再發生此類事件」。外交部發言人還稱,美國駐華使館「有義務遵守有關國際法和中國法律,不應從事與其職能不相符的活動」。
北京指干涉內政促道歉
身在北京的希拉莉昨晚發表聲明說:「令我感到高興的是,我們能夠按照陳光誠本人的意願以及符合美國價值觀的方式,讓陳光誠在美國駐北京大使館內停留並離開那裏。同樣讓我高興的是,我今天有機會和陳光誠通電話,祝賀他與妻子和孩子團聚。」聲明還指出,「陳光誠和中國政府就其今後的生活達成若干共識,包括在安全的環境下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下一步的關鍵是如何落實這些承諾,「美國政府和美國人民定將在今後數日、數周、乃至數年,繼續關注陳光誠及其家人」。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為民隨即透過新華社回應稱,美方現在要做的,不應是繼續混淆視聽、千方百計推托和掩飾自身在這件事情上的責任,更不得繼續做干涉中國內政的事。對北京的道歉要求,美國並未予回應。《華盛頓郵報》駐京記者KeithRichburg稱,美國不會道歉,因為美方認為事件只是個案,不預期未來類似事件會再發生。
中方得面子美得裏子
西方輿論認為,奧巴馬政府在陳光誠事件上企硬,一來美國正逢大選,國內輿論和反對黨批評奧巴馬當局對中國嚴重違反人權等做法示弱;二來美國要保持「世界人權衞士」的形象。但另一方面,美國又希望在世界和地區事務上與中方合作。有學者認為,今次對陳光誠事件的處理,「中方得到了面子(即陳沒有赴美國避難),美國得到了裏子(即贏得世界輿論好評並令中方難堪)」;陳光誠事件獲解決,亦為今日要舉行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拆除了「炸彈」。
中共擺出一副維護國家主權、內政的強硬姿態,反而引發海內外輿論的反彈。湖南湘潭大學副教授、政治學者李開盛在微博呼籲:「美國,你這次無需道歉!該向中國人民道歉的,是某個政府和某些人!」李直指:「真是空前的無恥!一個盲人被長期非法拘禁、最終不得不借助國外使館來保護自己時,我們的外交部卻罔顧事實,宣稱中國是法治國家,厚顏無恥要求公民遵守憲法和法律!」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