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苔、松針、乾草入饌卻能讓人饞涎欲滴,令丹麥哥本哈根Noma連續三年成為世界最佳餐廳。英國飲食權威雜誌《餐廳》(Restaurant)前天(周一)公佈「飲食界奧斯卡」──全球50最佳餐廳排名榜,以天然獨特食材為賣點的新派北歐菜餐廳Noma三連冠,力壓入選10大的3間西班牙和3間美國餐廳。亞洲則有16間餐廳打入100大,香港佔4間,當中置地文華東方酒店Amber連續兩年打入50大,排名44。
今年是《餐廳》第10度頒佈全球50間最佳餐廳排名榜。榜上排名由全球不同地區逾800名廚師、餐廳老闆、記者和飲食專家投票決定,每人投七票,必須投給過去18個月內光顧過的餐廳,至少三票須投給自己所屬地區外的餐廳,權威性力壓《米芝蓮指南》。
崇尚北歐天然食材
連續三年獲得同業和食評家肯定,Noma的34歲主廚雷哲皮(ReneRedzepi)很高興,表示他的哲學是以北歐天然獨特食材炮製美食。「這跟時代思潮有關,是有關大自然、由人親手種植食材,跟食物接近……有機種植、健康的生態,跟終極美味關係密切。」
第2和第3位同樣不變,分別是ElCellerdeCanRoca和Mugaritz兩間西班牙餐廳。Mugaritz主廚阿杜里斯(AndoniLuisAduriz)更獲全球50名廚推舉,奪得廚師之選獎。至於第8位另一西班牙餐廳Arzak聯合主廚阿扎克(ElenaArzak)則獲封全球最佳女廚師。
法日餐廳不入10大
10大最佳餐廳,除了3間位於西班牙,還有3間在美國,10年來年年上榜的紐約PerSe排第6。英國分子美食鬼才布盧門撒爾(HestonBlumenthal)則帶領旗下兩間餐廳打入50大,FatDuck排13,去年開業的Dinner第9,是排名最高的新上榜餐廳。10大之中,在法國和日本的餐廳沒一間上榜,雖然法國和日本都多米芝蓮星級餐廳。
50大餐廳在歐洲居多,亞洲有6間上榜,新加坡希爾頓的Iggy's排26為亞洲之冠,而6間之中,新加坡和日本各有兩間,泰國一間,香港Amber下跌七名排44。至於51至100位,則有10間亞洲餐廳,香港3間,包括新上榜排93的龍景軒;新加坡和杜拜各兩間,澳門、上海和印度都有份。《餐廳》雜誌已宣佈增辦「亞洲50餐廳」榜,明年2月揭盅。
路透社/法新社/美聯社
全球十大餐廳
1.Noma
丹麥哥本哈根
Noma的無窮創意和對廚藝的革命性見解,改變人們對北歐菜的看法,單是把廚師精選前菜amuse-bouche的老概念,變成一系列開胃小食,已值回飛丹麥饒嘴的機票價
2.ElCellerdeCanRoca
西班牙赫羅納
Roca三兄弟對廚藝的熱情洋溢於餐廳,炮製的美食以加泰羅尼亞本地食材為主打,像用盆栽樹奉上焦糖橄欖,聰明的技巧加上簡單的味道配合,用來挑動味蕾和記憶,聰明,同時很美味
3.Mugaritz
西班牙聖塞瓦斯蒂安
分子料理傳奇ElBulli的徒弟所開,把食客對食物的先入為主概念擊碎,但沒有流於花巧,每碟餸都精心設計,訴說一個故事、挑起某種情緒,為上餐廳帶來魔幻感,吸引食客光顧
4.D.O.M.
巴西聖保羅
主廚AlexAtala挑起發展和推廣巴西美食的使命,D.O.M.的首要目標是推廣巴西和亞馬遜流域食材,由常見的棕櫚筍、樹薯到從雨林找來的食料,也有歐洲菜色,但只能擔當佳貝果和木薯根的配角
5.OsteriaFrancescana
意大利摩德納
少有廚師像MassimoBottura那樣,把傳統和現代的要求平衡得這麼好。在那裏進餐,可能用簡單的谷巴火腿開始,跟着進入將當地廚藝傳統反轉的複雜菜色,難得去年得米芝蓮三粒星,仍能保持低調
6.PerSe美國紐約
7.Alinea美國芝加哥
8.Arzak西班牙聖塞瓦斯蒂安
9.DinnerByHestonBlumental英國倫敦
10.ElevenMadisonPark美國紐約
資料來源:英國《餐廳》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