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流1:產地直送 自家啤

尚流1:產地直送 自家啤

我吞了花生半盤、灌了啤酒大半,聽着鬼仔公關侃侃而談Ale和Lager的分別,突然他問我:DoyouthinkpeoplesinHongKongunderstandbeer?我看了看場內講廣東話的人,認真地尋找BeerList上識得的生字,然後我回答:Notatall!因為會考沒有考,因為飲紅酒才能扮高級,因為有錢人好像不太飲……在講究功利的香港,對啤酒,我們用不着太認真。面對專賣Local啤酒的酒吧和一位在家釀酒的人,我的問題同樣是:Whysoserious?

記者:劉嘉蕙
攝影:黃子偉、陳盛臣

啤酒分類
LagerBeer拉格啤酒

採用桶底已發酵的酵母菌再發酵而成,以低溫保存於桶中約三至四個月才出廠。色澤金黃清澈,口味較純,啤酒味較重,是最常見的啤酒。

WhiteBeer白啤

在啤酒經初步發酵後,加入橙皮同浸,其色澤較淡色偏白,泡沫豐富,味道帶少許橙香。

Non-alcoholicBeer 無酒精啤酒

釀製好後把酒精抽掉,而酒精仍殘有零點幾的酒精度。聞起來和喝起來也跟一般啤酒相近,但愛啤酒的人卻說味道的確淡點。

Stout波打酒/黑啤

以烤焙至褐色的麥芽,加上啤酒花來釀造而成,色澤深黑不透明,味道濃烈醇厚,有一陣陣煙熏味,配生蠔是絕佳的配搭。

小麥啤酒

以小麥麥芽、大麥麥芽、啤酒花及酵母發酵而成,小麥麥芽佔總原料40%以上,飲起來麥味香醇而厚。

AleBitterBeer

經發酵後,存放三至四星期便飲用,色澤比較混濁,顏色深少許,香味較Lager重,外國人比較喜歡的口味。

AleAbbeyBeer

流傳自數百年前的修道院古方而釀造,以穀物及啤酒花,經頂層發酵釀製,味道帶點橙皮和香料味。

水果啤酒

釀製時加入水果汁,酒精度比一般的啤酒稍低,約4%以下,味道帶水果清新鮮甜,容易入口。

LightBeer中濃度啤酒

在最後階段將啤酒酒精調節,故其酒精濃度及卡路里都略作下調,一般啤酒是5%酒精度,而這種約在4.1%。

生啤

不經巴斯德消毒法滅菌,味道較清新和原汁原味,但由於酵母會在桶內不斷發酵,因此保存期只有兩至三個月。

鬼佬本地啤

先談localbeerscene。對,本地啤酒,是有scene的,雖然迷你。香港現有兩間小型釀啤酒廠:HongKongBeerCompany,1995年成立,在香港仔;另一間TyphoonBrewery,由國泰機師PierreCadoret於09創辦,是一間開在梅窩的onemanband。
說是本地啤,很大程度都是「鬼佬嘢」,沒有官方中文名,你也不會在街口便利店找得到。大致上,香港人很滿足於十蚊三罐金威,伴個潮式打冷或港式串燒,佐餐而已,不用太認真。外國人不一樣,他們計較啤酒種類,叫了淺金色的Lager,你給他送來淺棕色的Ale,他們會生氣;道理像中國人喝茶,普洱和龍井是有分別的。
這樣你就明白為何要鬼佬才搞得起本地啤酒廠了——只有他們對新鮮啤酒有要求。只供內銷的話,在香港做本地啤酒掙不到錢的;要出口,就是另一個世界的事了。把啤酒運到海外,必須放進防腐劑添加劑,氣是打進去的,「外國人一飲就知,yuck,it'schemical!」本地釀酒人Joshua說,由酵母發酵的啤酒,氣泡應該是活的,他們嫌棄化學味。

口味不能比較

要喝真正的「產地直送」啤酒,最集中是在中環,嘉咸街的TheGlobe有TyphoonBrewery的T8提供,OnTap。T8是EnglishBitter,色褐、味偏苦、泡沫少,偏向陽剛。蘭桂芳的HongKongBrewHouse有HongKongBeerCompany的AldrichBayPaleAle和Lager,前者豐盈、後者清洌,以香港濕熱天氣,Lager比較宜人,當然你喜愛重口味的話,又非PaleAle不可了。
喝本地啤酒,圖的是天然、新鮮,沒有比較高尚,也不能充當品味的反映。像鬼仔公關對我說的,「我不會說本地啤好過進口啤,這不能比較;像我的女人跟你的女人,都很好,好在不同,比來幹嗎?」
說的是人一世物一世,多嚐不同的啤酒,找個最啱你的,不要人云亦云,人飲Hoegaarden你又飲Hoegaarden,更慘是有人懶到名都唔願記。願大家都能找到最匹配的女人/男人。噢,不,啤酒才對!

■本地啤酒亦有支裝出售,見於高級超市,酒吧價$47。

■本地啤酒由香港仔釀酒廠送到中環,不超過30分鐘,新鮮就是這麼回事。

■ElGrande旗下的酒吧如蘭桂坊的HongKongBrewHouse都有HongKongBeer的啤酒供應。

HongKongBrewHouse
地址:中環蘭桂坊德己笠街21號地下及地庫
電話:2522555 
網址: http://www.elgrande.com.hk

 
TyphoonBrewery之第一口酒

小規模的私人釀酒廠,就是這樣親力親為,釀製出第一口啤酒的,新鮮、天然,沒化學成份,是最重要的。

01.訂購工具

02.空運來港

03.裝置器具

04.準備材料

05.混入材料

06.混入酵母

07.成功釀製

08.第一口酒

地址:中環嘉咸街45-53號嘉利大廈地庫 
電話:25431941
TyphoonBrewery啤酒可於TheGlobe酒吧嚐到。

二次創作水果酒

自斟自飲是寂寞,自釀自飲呢?「It'sanart!」
我們先來解構這位釀酒人:Joshua,中美混血兒,留一頭及腰長髮,屋裏不能沒有音樂。他讀表演藝術,教戲、演戲,就快出Rap唱片。對,他是藝術家。
聽說這個人在家自己釀酒飲,我一直幻想他住好遠,電話約訪問,「星期日朝早十點啦!」哦?不是宿醉未醒的酒鬼?你屋企點去?「沙田第一城之嘛!」
走進他家,這四百呎的空間有梳化書櫃電視,的確是家。為了拍攝,才鋪了一地酒樽,十幾支,那是Joshua自己浸的水果酒:包括有柑桔Gin、士多啤梨Brandy、提子Vodka,或者黑莓ScottishWhisky。自己浸酒的動機是,不要浪費。「我喜歡酒,自然很多人送,但不見得隻隻啱飲,咁就搵啲水果來做別的味道囉!水果最緊要夠時令新鮮,我試過在百佳找到一包雪藏雜莓,有齊紅藍黑莓,好方便,但味道無咁好。」外國很流行做水果酒,因為他們有花園種果樹,生果都差不多時候成熟,多到食唔晒,就攞去浸酒,做酒精二次創作。「也可以說是環保,酒樽很難回收,只好把它們洗乾淨,做別的用途。」現在他去酒吧,下意識把酒樽帶回家,有時又問酒吧拿不要的酒樽,間接令堆填區減少垃圾,太好了。

■Joshua,和他的二次創作酒精,真是甚麼味道都有。

■釀酒最緊要的是,洗手洗手洗手,消毒消毒消毒。

■液體進進出出的過程,這就是科學,和藝術。

■發酵過程中,酵母沉澱會形成底層泥狀物。

■任何的容器都可作為釀酒工具,只要能夠存氣便可。

自釀自飲不寂寞

二次創作不難,塞些水果放點糖,擱上幾星期,飲得;釀酒,就是另一回事了。
故事回到Joshua背景,他自小中美兩邊走,住過美國釀酒區NapaValley附近,當地很多小型釀酒廠,他沾染到一些釀酒基因,「返香港後,一天跟朋友聊起,他說,噢,Imissmakingcider(蘋果酒)inUS!我當下反應是:吓,點整?朋友話,好鬼易,我畀recipe你!我跟着做,搵美國朋友幫我買酵母、氣塞。」家釀酒精,基本上需要的只是水、酵母、糖,做cider就要用到天然蘋果汁,擱幾星期,讓酵母沉澱,為之一次發酵;再轉另一個容器,做二次發酵,視乎溫度、糖份及酵母種類,整個過程約幾星期至幾個月不等。酵母見光就死,等的日子,他拉上全屋窗簾。
兩年前完成第一桶製成品後,令Joshua驚為天人,「我諗,嘩,點解我唔一早咁做!」此股釀酒興一發不可收拾,他開始四出找原料,儲膠桶。喝到甚麼都想把它拿來釀酒,「我之前試過用烏龍茶、紅茶、檸檬茶,我叫TeaBeer。」原來甚麼都可釀酒,哪為何市面賣的啤酒來來去去得幾隻味?「咪係囉!這就是我想做的事,把釀酒文化引入香港;其實釀酒沒大家想得複雜,幾千年前的原始部落就有人在做。世上第一種酒叫mead,材料只用酵母和蜜糖。」嗯,人天生可能就識釀酒,「但香港大部份人覺得,啤酒是一種形式,有特定的味道,無呢樣嗰樣唔得。我覺得,為甚麼要拘泥這些呢?Becreative!做些有趣、能代表香港文化的東西吧!」
科學家永遠與數字為伍:溫度要幾多、容量要幾多、發酵要多久。問Joshua的釀酒秘方,他的答案永遠是:「Itdepends!」酒做好了,酒精是8%就8%,他覺得是臭就是臭、難飲就是難飲,也不說可惜,我覺得這心態很藝術。
「It'sanart!Andscience!」Joshua一再強調,釀酒最緊要是乾淨,所有容器使用前都要消毒一次;釀酒人的條件,是滿18歲和徹底洗手!我看他半小時內把液體不停泵進又泵出,想起中學化學堂做的實驗,科學得一塌糊塗。
「你知道嗎?看着這些液體流動,很Therapeutic(療癒性)!」Joshua微笑。
一個藝術家,從科學,得到慰藉。

■釀酒是天份,這本教釀Cider的書,被他翻到爛。

自釀啤酒材料

工具簡單,只需幾件量器和吸管便可,反而不同材料可釀出不同味道,比如左下角最大包的woodchips,可增加啤酒的木味;左上角是毛里裘斯糖,比較純味,但也用冰糖、片糖或蜜糖代替。真正不能取代的是消毒用的碘液和清潔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