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PMI改善 新定單露曙光中國經濟度過黑暗期

滙豐PMI改善 新定單露曙光
中國經濟度過黑暗期

【本報訊】滙豐4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版報49.3,較初值高出0.2,但數據連續6個月在反映經濟萎縮的50以下,故新數據只反映經濟已度過黑暗時期。

不過,中國4月新增信貸在7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左右,市場關注銀行少批貸款理由是否與經濟有關。高盛指目前經濟下跌風險大於通脹上升,該行料中央會續採取偏鬆的宏調政策。

上月新貸料僅7000億

PMI的數據顯示,4月製造業產出和新定單分項指數雖然仍在50以下(見表),但跌幅輕微,且新定單分項創下六個月最高水平。滙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4月份數據表明經濟增速放緩的態勢趨於穩定。摩根大通發出報告指,儘管最新資料傳遞出的經濟改善訊號令人鼓舞,但小企業景氣狀況卻值得關注,小企業生存環境仍充滿挑戰。
的確,無論官方PMI與滙豐PMI均顯示中國經濟跌勢回穩,但要注意歐洲的4月份PMI差於預期,而歐洲又是中國主要出口市場之一,故屬於拉動中國經濟之一的出口仍存隱憂。不過,摩根士丹利認為最差的情況已過去。
再者,據《中國證券報》報道,根據四大國有銀行信貸資料推算,4月金融機構信貸規模環比銳減已成定局。市場人士預計,4月新增信貸在7000億元左右,環比回落近30%,信貸增速回落反映信貸需求不足,寬鬆政策可能提前到來。

企業信貸需求放緩

報道稱,截至4月25日,工行(1398)、農行(1288)等四大國有銀行當月新增信貸僅1017億元,信貸投放速度較3月明顯放緩;而前兩周,四大行人民幣存款流失逾1萬億元,流失嚴重。
中國金融機構新增信貸和存款3月突漲,其中當月新增信貸1.01萬億元,新增存款2.95萬億元,此前兩月新增信貸分別為7381億元與7107億元,存款變化分別為減少8000億元與增加1.6萬億元。
對於4月新增信貸下降,某城市商行人士認為,主因是個別金融機構控制信貸。同時,實體經濟增長放緩出現的信貸需求下降也是導致4月信貸增速回落的重要原因。一銀行人士表示,從3月短貸和票據融資增長較快可以看出,3月信貸飆升存在「水分」,真正進入實體經濟的中長期貸款增長並不多,企業信貸資金需求同比明顯放緩。

4月滙豐PMI重要分類指數

1.新定單指數創六個月新高,報49.7
2.製造業產出指數好轉,從3月的47.4回升至4月的49.3
3.新定單減存貨指數衡量的增長動力,從3月的-0.8回升至4月的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