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強助港券商北闖月底與粵商討 盼准設辦事處收客

陳家強助港券商北闖
月底與粵商討 盼准設辦事處收客

【本報訊】雖然今屆政府只餘兩個月,但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沒有放慢手腳,反而積極為本地證券行拓展內地業務。消息稱,財庫局官員近日約見業界代表,了解他們擴展內地業務的訴求,以便本月底與廣東省官員進行磋商。 記者:高淑嫻

本地券商目前可根據中港兩地在09年簽訂的《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補充協議六進入內地市場,但這份CEPA只容許本地券商透過合資形式在廣東省開設諮詢公司,港商持股量不可超過三分之一,合資公司亦不能在內地收客或替客戶落盤。

採用先行先試形式

本地券商一直批評這份協議無助他們進入內地市場。證券商協會主席蔡思聰指出,諮詢公司主要向內地投資者提供有關A股的諮詢服務,不涉及港股,內地券商在這方面有優勢,根本毋須要與港商成立合資公司。
CEPA補充協議六簽訂兩年多以來,只有一家合資諮詢公司成立,就是上月恒生銀行(011)旗下恒生證券與廣州證券成立的廣證恒生證券投資諮詢,恒生持股33%,6月才開始運作。
消息人士透露,政府明白本地券商希望進入內地市場,財庫局官員近日主動約見本地證券業組織,了解他們訴求,冀綜合意見,以便本月底與廣東省官員磋商。
據悉,本地券商希望可以先行先試形式,直接在廣東省開設辦事處,並可以收客,替內地投資者買賣港股。須知道現時已有不少內地投資者來港開戶投資港股,本地券商能否在內地收客似乎只是形式問題。但他們明白內地政策不能一步到位,因此只希望內地可以定出條件,放寬某類內地投資者可在內地開戶買賣港股。

中港兩地曾多次簽署合作協議,在不同領域合作。

陳家強留任呼聲高

陳家強去年接受本報訪問時已透露,即使本屆政府快將結束,仍有很多財金政策需要政府跟進及爭取,他希望在粵港合作框架下,為包括證券行在內的本港金融機構爭取更多在內地先行先試的拓展機會。財庫局官員近期主動約見本地券商聽取意見,反映該局仍積極為業界向內地爭取新政策。
陳家強近年不停與內地部門就各項議題進行磋商,促成外商直接投資(FDI)、人民幣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RQFII)及本地保險公司進入內地銀行債市等政策落實,又配合內地發展,到海外宣傳人民幣國際化。有政界人士形容,陳家強07年加入政府,越來越進入角色,下屆政府又欠缺財金經驗豐富的人腳,陳家強留任下屆政府的機會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