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不少明星藝人都以餐廳作副業首選,既然掛了自己嘜頭做招牌,質素控制自然更落力,最重要是為了省靚招牌,事事以客為先,要平又得,點貴嘢又得,真正點都得。
記者:林佩婷、黃婉婷
攝影:楊錦文、周旭文、蔡家輝
Model:Ophelia
同學仔拍住上做小炒
曾做過兒童節目和《都市閒情》主持的羅貫峰,現正簽約王維基新電視。他一直在飲食業中大展拳腳,繼開酒吧之後,最近又和同學仔黃生在深水埗開火鍋海鮮小炒店。「做生意離不開衣食住行,娛樂圈最愛玩同飲,所以我首先開酒吧,跟住就是吃。演藝事業始終短暫,為了家人便應想其他出路,開拓飲食業正是一個好時機。其實我很早前已同做飲食的中學同學阿熙講,若有朝一日他家人退休,我們便拍住上開餐廳。」
海陸空大蝦點火吃
等足十年,這個諾言才能實現,阿熙自家店舖改建成他們的理想食店,貫峰則負責推廣宣傳。單聽店名包含火鍋海鮮小炒,就知包羅萬有。「深水埗是大眾化地區,當然有各式小炒火鍋,但同時我們亦想提供一些優質海鮮,讓吃得起的客人花費。只要有要求,無論鮑參翅肚,又或任何貴價海鮮,我們都能幫他們訂貨烹調。」事實上,店內由幾十元以至數千元的名貴菜式也有,小菜和海鮮全由出身自鴻星的福哥主理。一隻五斤幾的阿拉斯加大蟹,是貫峰最鍾意的菜式,單是上桌已夠氣勢,蘸上日本醋來吃,非常甜美。而且更可按客人要求上湯、豉椒或油鹽水煮。另一款同樣具氣派綽頭的海陸空大蝦,在蝦腹釀雞肉墨魚膠焗熟,上桌前放上生牛肉,客人可見侍應在鐵板上倒下白酒玫瑰露點火,待牛肉熟了再吃最惹味。
阿熙媽媽十年前創的雞煲,可算是香港的第一代雞煲始祖,十多種香料調製成的秘製醬汁和雞爆炒,惹味得迅速走紅。「當時客人經常拎走雞汁回家撈飯食,甚至用來打邊爐,故我們當然要保留這道菜。」粵菜千變萬化,看似鄉土菜的芋香卷,同樣是手工繁複。芋頭包墨魚膠和腐乳捲起切片炸,吃入口腐乳香撲鼻。
燒味方面,請了利苑負責燒味的陳師傅幫手,五斤半重的黑鵝用上師傅秘製醬汁醃四小時,風乾一晚再燒,鵝肉沒羶味之餘,肉質更清香,一日只限量十多隻。不得不提火鍋,用上日本北寄貝加花膠和豬筒骨,和魚湯一起煲,入口鮮甜無比,加上特製的黑松露龍蝦餃和蟹子賽螃蟹餃,啖啖都是海鮮清香。要特別的話還有紫菜朱古力墨魚丸,邊吃火鍋邊吃小菜,就最滋味。
利星火鍋海鮮小炒(23863381)
深水埗福華街151號地下
小儀配搭車仔麪
小儀愛吃人人知,這次開車仔麪店,就是從熟客仔開始。其合伙人Sogee本身在佐敦經營了車仔麪店十多年,小儀一向是捧場客,可惜又因狂加租而結業,改為做外賣生意。直至舊街坊肯租舖位給他,三人竟在後巷達成合作協議,決定合作。食物方面,湯底以大地魚、蝦米、豬骨和白胡椒等熬六小時以上,期間豬骨和大地魚最少更換三次,入口超鮮甜。麪食及配搭也較一般為多,檬粉、薯粉,以至日本讚岐烏冬也有,食材更是多元化,小儀最愛麻辣蓮藕、瑞士汁煮成的滷水豆腐、即叫即炸的腐皮魚肉,肯定是外邊吃不到的手工料。另一款她最愛的蜆芥鯪魚球,是用木魚水開粉加鯪魚肉造成再炸,沾着加薑再煮的蜆芥,香口又不腥。其他還有醉酒系列,當中譚校長最愛的雞翼尖,一定要試試。
麵麵店(23753300)
佐敦廟街274號地下
芝齡賣炒年糕
中韓混血兒宋芝齡熟悉韓國文化,又說得一口流利韓語係人都知,原來她還有一位廚藝了得的韓籍媽媽,在光洲及高興郡擁有兩間餐館,主打中韓fusion菜。最近兩母女拍檔在銅鑼灣開設一間韓式小食店,「媽媽一直希望把正宗韓食味道帶來香港,現在先從炒年糕、紫菜飯等街頭小食開始。」店內沿用傳統食譜,所用的食材及調味料大部份直接從韓國入口,如年糕、粉絲、芝麻、魚露、辣椒粉及豉油等,確保炮製出地道滋味。
LingLingHouse(65986401)
銅鑼灣渣甸街30B號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