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大陸「神藥」 蜈蚣粉開水亂服中藥 隨時肝中毒

買大陸「神藥」 蜈蚣粉開水
亂服中藥 隨時肝中毒

【本報訊】亂服中藥,隨時傷肝賠命。本港每年有近百宗懷疑與中藥有關的肝中毒個案,香港中毒諮詢中心最研究數據顯示,在08至09年兩年間,接獲191宗相關個案,其中24人死亡,8人換肝保命,年紀最輕是10個月大男嬰。專家警告中藥中毒個案有增加趨勢,提醒市民小柴胡湯、黃連及何首烏等中藥,有可能傷肝,服食時要小心。 記者:梁麗兒

中毒病人平均55歲,有42人是乙型肝炎患者,全部服中藥一周至數個月後出事。大部份人是在中醫處方下服藥,服藥材或中成藥產品各佔一半。多數為急性肝炎或肝受損,可自行康復,但有32人出現肝衰竭,當中24人死亡,8人換肝。

男嬰食到肝發大

最年輕個案為一名10個月大男嬰,他長居內地,持續半年服用中藥一點紅,因腹脹等症狀來港求醫,檢查發現肝及脾臟發大,為「肝靜脈閉塞症」致肝衰竭,他停藥後痊癒。
另一個案為52歲男病人,為乙肝患者,他不煙不酒,有定期監察肝功能,在內地聽聞小柴胡湯複方可護肝,遂向內地神醫求診並服兩劑藥,返港再執藥服用,一個月後因急性肝炎入院,肝酵素比常人高10倍,需服食抗病毒藥物「恩替卡偉」三個月,病情始受控。
有參與上述研究的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周泰年說,部份中藥或傷肝,如補骨脂等,原因不明,估計個別人服藥後有特異反應,令肝受損,慢性病患者等尤高危;有關中藥或刺激自身免疫力,誘發肝炎。個別中藥則驗出有毒,可致肝靜脈閉塞,如菊三七含毒物「皮洛鹼」;一點紅含「吡咯生物碱」;何首烏、大黃含毒物「蔥醌」。
來歷不明中成藥產品或摻雜抗生素等西藥,他提醒市民切勿胡亂服用,「尤其係大陸買嘅『神藥』,綠色、黃色一粒,得個膠袋裝住」。早年曾有數月大嬰兒,服用黃連後患急性肝炎,停藥才好轉,揭發黃連含毒素。另累積三人服蛇膽中毒致肝腎衰竭,包括誤服假冒蛇膽的鯇魚膽,需洗腎保命;也有人飲蜈蚣粉開水後致肝衰竭。
他指出中藥歷史悠久,不少人用作保健,但有些中藥含毒性,市民要留意風險,他建議市民服藥前,先諮詢註冊中醫師,忌道聽塗說;乙肝病人服中藥宜定期檢查肝功能。

肝病者食中藥注意事項

1.服用中藥前應先諮詢中西醫意見
2.不應自行服用中藥或健康產品調理身體
3.了解有哪種中藥有可能引致肝中毒
4.服中藥時要定期驗血及進行肝功能測試
5.服中藥後若出現肝中毒症狀,如黃疸、作嘔作悶及小便茶色等症狀須立即求診

資料來源:周泰年醫生

懷疑可致肝中毒中藥

中藥材:黃芩、麻黃、補骨脂、黃藥子、蒼耳、華千金藤(屬金不換一種)、虎杖
原因:原因不明

中藥材:柴胡
原因:可以入肝臟經絡,不適合肝功能差人士服用

中藥材:菊三七、千里光
原因:含皮洛鹼,可致肝靜脈閉塞症

中藥材:一點紅
原因:含吡咯生物碱,可致肝靜脈閉塞症

中藥材:黃連
原因:含有毒性,蠶豆症病人不宜服用

中藥材:何首烏、大黃
原因:含可傷肝成份蔥醌

資料來源:周泰年醫生、關之義醫師

黃芩

菊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