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共場所見兩名聾啞人士「交談」,雖以手語溝通明白對方心聲,但表情相當肉緊和激烈,即使聊的是開心小事,動作很大亦七情上面,靈活度和興奮度大增,旁觀有趣。
電視上若有聾啞角色,很多時都一板一眼做手勢,觀眾看不懂不打緊,必有voiceover清楚解說,而對方又一定明白──這樣與開聲念白有何分別?
劇本中設計聾啞角色其實有點煩,不過有時亦「取巧」、「藏拙」、「過關」。演技再好如影帝梁朝偉,他國語不靈光,台灣侯孝賢導演索性讓他又聾又啞,利用眼神表情達意。
某新片主角是自閉症女孩,據說為配合劇情,在片中零做戲。若藝人念白語調造作,沈默還好些。不過沒有對白輔助,靠表情和肢體語言來做戲?實在是極大考驗,這叫做「演技」,有就有,冇就冇。
近日看了一集《盛世仁傑》大結局,古裝念白鏗鏘入戲,鄭則士和黎耀祥一個抬棺雪寃一個飲鴆伏法,各表心聲,演出都很精彩。不和傳聞?算了算了,觀眾不過看戲而已。期待《造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