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早前對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三緘其口的港交所(388),昨日終於發表公告,承認目前正參與競購LME程序,並指若要籌集資金,將以股東利益為依歸。不過,市場普遍憂慮,港交所以過高的估值收購LME,將對盈利購成重大壓力。港交所昨收報124.1元,升1.059%。
早前有消息指,LME估值介乎61億至187.2億元,若以美林美銀早前預測LME今年純利約1.76億元計算,LME市盈率將達35至106倍,較昨日港交所收市的市盈率26.24倍更高。
有分析指,港交所以較自身高逾10倍的市盈率作收購,對盈利及股本回報肯定有負面影響,而港交所成功收購LME後,究竟以集團形式或獨立形式經營,亦要審慎考慮。
港交所前董事DavidWebb亦批評,港交所對收購LME過程欠缺透明度,並指港交所缺乏足夠能力去管理遠在英國的LME,而且收購可能十分昂貴,認為港交所應專注發展本地業務。
股東憂收購價太貴
港交所早前就召開股東大會,通過授權最多折讓10%配售10%新股,若以昨日市值1340.17億計,配股將可集資最多120億元,市場普遍認為配股集資是為競投LME作準備;事實上,在股東大會表決時,就有股東質疑,港交所配股集資收購估值過高產品,會攤薄股東利益,「你用比自己高10倍嘅PE,收購賺錢能力只及自己3%嘅公司,對我哋有乜幫助?」除配股外,亦有傳港交所正與數間銀行商討約10億美元貸款。
港交所昨發公告指,目前正參與競投LME,並已得悉有其他競爭者參與競投程序,據LME早前公佈,除港交所外,芝加哥商品期貨交易所、紐約泛歐交易所及洲際期貨交易所亦躋身第2輪競投過程,據規定,港交所要在5月7日前提交新的收購計劃。
LME有135年歷史,目前佔有全球約80%的金屬商品交易量,有消息指,港交所新主席周松崗在英國有豐富經濟及人脈,今次上任對收購LME能有正面作用,而LME早前就傳出放棄以英鎊,改以人民幣作交易結算,倘由港交所管理將會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