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房地產市場去年增長放緩,只上漲「區區」0.5%,讓人對2012年房價看淡,但過去五年,樓價升幅驚人,令市場產生資產泡沫爆破的恐懼,亦關注樓債高築對經濟造成的衝擊。
全球最大的英國私人房地產顧問公司萊坊(KnightFrank),統計由2006年第四季至2011年第四季的房地產升幅,列出全球十大地產市道最火熱的十個國家和地區,發現中國在這五年樓市升幅高達110.9%,令人咋舌,榮登榜首;香港也火辣辣排在第二位,升幅達93.7%,遠遠「拋離」升幅54.5%、排第三位的以色列。
這項調查,萊坊是根據上榜國家多個主要城市的情況,反映樓市越升越有的趨勢,但中國的數據則只統計北京和上海這兩個一線城市。美國msnbc網
1)中國 ↑110.9%
北京和上海過去五年的樓價升幅達110.9%,至去年第四季,上海主要地段每平方呎樓價要1,800美元(14,040港元);北京同一時段每平方呎樓價則是1,600美元(12,480港元)。為了遏止樓價飆升,中國政府過去兩年大力打壓為樓市降溫,包括限制買屋數目、提高利率、提高銀行準備金率等等,多項措施已在去年下半年見效,樓市連續五個月下降。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今年全國兩會閉幕後的記者會上指出,內地房價仍「遠遠還沒回到合理價位」,政府今年不會放鬆限制。路透社預測,內地房價在今年將下降10%至20%。
2)香港 ↑93.7%
本港有殼或無殼蝸牛對樓價有切膚之痛,萊坊指,香港去年取代英國倫敦,成為全球辦公室租金最貴的地方。去年第四季,本港平均每平方呎樓價貴至4,400美元(34,320港元),屬全球第四高。萊坊指出,香港樓價高企,一個原因是近年內地買家湧至買樓,業界估計在豪宅市場中,每十宗交易就有三宗來自內地買家。經過金管局去年出招降溫,樓市升幅稍稍放緩,2011年樓市升幅為11.3%。
3)以色列 ↑54.5%
住屋供應不足,租金高昂,以色列的房價過去五年更上漲逾一半,引發去年連串示威浪潮,要求政府干預樓市,數千名示威者索性搭帳篷露宿以示不滿。抗議活動一度見效,以色列樓市去年下降1.2%,但隨着央行宣佈減息,樓市有反彈迹象,3月銀行新造按揭較前兩個月上升14%。
4)新加坡 ↑50.5%
新加坡樓價貴絕東南亞,2011年第四季每平方呎樓價2,600美元(20,280港元)。在低息率和移民不斷湧入刺激下,去年第三季新屋銷售有18%來自外國買家。新加坡政府亦出手為樓市降溫,向外國買家徵收相當於物業一成的額外印花稅。住宅租金在亞洲區內,繼香港和東京之後排第三。
5)哥倫比亞 ↑39.4%
和平帶來繁榮,政府大力掃蕩武裝組織,令國家更安全更適宜營商,吸引大批外資湧入,跟去年同期相比,今年首季外國直接投資上升30%;經濟急速發展,日漸龐大的中產階層尤其愛買樓,令樓市升完再升。新屋銷售在去年首半年,按年勁升19%。哥倫比亞是唯一上榜的南美洲國家。
6)台灣 ↑30.1%
台灣是全球人口最密集地區之一,台北快速城市化,也使居住環境更加擠迫,樓價於2006年和2011年之間平均增加了30.1%。民眾望屋輕嘆,政府去年推出奢侈稅,打擊不健康升市,樓價才稍微回落,下跌4.1%。
奢侈稅生效後,物業於兩年內轉售,賣家需繳付樓價10%奢侈稅;若物業不足一年內轉手,賣家需支付的稅率更高達15%,自住物業則不在此限。政府出手打壓樓市,原意是想樓市降溫,但招數可能未夠辣,當地最大按揭服務公司H&B透露,3月住宅轉手時間又再縮短,賣家平均等候半年,便可將單位轉售,意味台灣樓市炒風出現復蘇迹象。
7)加拿大 ↑28.7%
在地產商密密起樓帶動下,加拿大住宅單位持續有價有市,2月住宅銷量比去年同期上升8.6%。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去年底警告,加國樓宇估價比實際價值平均高10%,炒味甚濃,全球最宜居的溫哥華明顯是「炒區」,平均樓價達73.4萬美元(573萬港元),是全國平均樓價的一倍多,外界均相信與中國炒家有關。
7)挪威 ↑28.7%
身為石油輸出國的挪威,未受歐債危機影響,經濟持續增長,低息環境加上退稅優惠政策,令樓價在五年內上升28.7%,西岸城巿斯塔萬格(Stavanger)樓價更在2005至2011年間飆升92%。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今年2月曾警告,挪威樓價被高估20%,政府數據更顯示,今年樓價的增幅幾近是薪酬增幅的兩倍。
9)馬來西亞 ↑28.5%
海外投資者令馬來西亞樓巿在五年內上升28.5%,單是去年第三季就錄得按年6.6%的增長,首都吉隆坡樓巿去年呎價可達500美元(3,900港元)。為了壓抑樓巿,政府正考慮推出針對海外買家的政策,包括將最低入場費增加一倍至32.6萬美元(254萬港元)。
10)瑞士 ↑27.5%
瑞士超低息環境令樓價在五年內上升27.5%,瑞銀的房地價泡沫指數,去年第四季已升至近20年的新高,意味樓巿已處於危險水平。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今年1月曾警告,瑞士需要出招嚴防泡沫,例如逐步削減利息免稅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