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金磚四國(BRICS)─巴西、俄羅斯、印度及中國乃投資界的新寵兒,無不被其高增長所吸引,不過,經過金融海嘯洗禮及歐債危機衝擊,金磚四國GDP增長曾裹足不前。雖然受惠環球投資氣氛轉好,金磚四國股市今年暫時平均錄得一成升幅,但經濟環境陰晴未定,加上其中三國已步入減息周期,不少投資者因怕摸頂,未敢貿然入市。《金磚四國》專題將剖析各國最新的政經動向,道出後市危與機,為大家炮製一套最貼市的煉金術。
中國轉弱放棄保八
中國最新經濟數據疲弱,硬着陸風險大增,再加上中央已經放棄「保八」,今年初以來的股市樂觀情緒隨時逆轉,專家建議可留意防守性強及受惠內需因素股份。
內地今年經濟增長放緩已成定局,早前國家統計局公佈,今年首季GDP增幅只有8.1%,創三年新低,並已經連續五個季度回落,而工業企業首季利潤更按年下跌1.3%。
人民幣升浪將告終
中共將在今年下半年召開「十八大」,目前內地經濟增長動力,主要來自2008年推出的「四萬億」計劃,但其後遺症已經惹來很大爭議。市場普遍預計,中央在換屆前難有新的刺激經濟政策出台。事實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早前在人大工作報告放棄「保八」,反映中央宏觀政策已經轉向,不會再大開水喉以保增長。
另一方面,內地出口增長亦告放緩,今年首季進出口比去年同期只增長7.3%;其中,出口只增7.6%。人民幣兌美元自2005年以來已升值了30%,成為帶動近年中國資產價格上升主要因素之一,但隨着中國經濟和出口增長放緩,人民幣升值周期即將結束,對樓市股市影響亦不容忽視。
中銀國際發表報告,指由於經濟下滑,中國企業盈利將面臨更大壓力,建議投資者需具耐性,但可留意消費、食品、運輸等防守性股份。
高盛則認為,雖然中國股市近期疲弱,但政策逐步放寬方向不變,建議投資者可留意內房、建材及消費等受惠內需增長的股份。
俄國前景仍存隱憂
俄羅斯經濟在今年首季表現尚算不俗,該國貨幣盧布兌美元表現為新興市場中第二佳,至今已升值近一成。受到政治環境影響,俄羅斯的投資前景很大程度仍然取決於政府政策,屬於典型的政策市。
該國經濟09年受到金融海嘯衝擊,經濟收縮8%,至去年已重返危機前水平。俄羅斯3月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長3.2%,較2月時的增長4.8%差。該國經濟部長ElviraNabiullina上周表示:「經濟復蘇式增長的階段現已結束,庫存增加亦已停止,而現時經濟需靠國內消費者投資需求帶動。」
油價回落 影響收入
普京表示在未來會增大政府開支,有助刺激經濟。但由於俄羅斯的收入極度依賴天然氣及石油的出售,所以國際油價近期回落至每桶100美元水平,令政府能否繼續透過政府開支撐起經濟成疑。
普京領導的新政府將於本月7日就職,普京會否兌現競選承諾,以及會推行甚麼新政,將會大大左右俄羅斯的股市以及經濟。在莫斯科管理約2億美元俄羅斯股票的VernoCapital投資總監RolandNash表示:「我們不知道新政府會推行甚麼改革,內閣成員亦是未知數,所以,直至投資者對新政府的成員及政策有基本了解,股市仍將維持波動。」
然而,總統普京在競選期間,未有提及如何解決俄羅斯經濟存在已久的結構性問題,包括貪污、官僚、國內的私人財產保障不足、外資流入處於低水平及人才流失等,若此等結構問題未得到解決,該國前景展望仍存有隱憂。
印度降級貿赤新高
前景曾被一致看好的亞洲第三大經濟體印度,評級展望突然被評級機構標準普爾降至負面,令投資者對其經濟前景感到憂慮。隱憂一個接一個,該國對上財政年度的貿赤,創下1850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升至國內生產總值(GDP)的4%。龐大貿赤的主因,乃能源及黃金的入口強勁,加上央行減息刺激經濟,減息周期剛開始,預料印度貨幣盧比將會繼續出現調整。
央行減息 盧比貶值
上一財政年度的進口石油定單增500億美元,至1560億美元。另外,同期的進口黃金及煤炭均升幅凌厲。進口黃金總值升至190億美元,進口煤則勁升80%,至177億美元。然而,印度的新財年上月1日展開,工商部長有信心能扭轉印度龐大的貿赤,冀由1850億美元減至1500億美元,降至GDP的3.5%。
穆迪分析公司高級經濟師GlennLevine認為︰「印度經濟增速僅6%,但環球經濟仍處於衰退,很難預計印度貿赤帶來的負面影響會持續多久。他預料印度進口將較出口多一倍,對策可能是盧比大幅貶值。」全球最大鋼鐵商ArcelorMittal主席LakshmiMittal則未有太悲觀,揚言印度概念仍未結束,只是受到歐債危機的短暫拖累。
《華爾街日報》引述經濟師指,印度龐大貿赤亦對貨幣盧比構成壓力,美元兌盧比去年急挫18%。印度央行早前減息至8.5厘,亦使盧比滙價偏軟,徘徊1美元兌52盧比水平。印度政府為降低國內對黃金熾熱需求,將向珠寶商開徵「廠商稅」,當局亦設法刺激出口。
巴西減息有利股市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金磚國家研究室主任MarcosTroyjo日前在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中,引述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明(PaulKrugman)表示,「巴西是環球金融市場的寵兒」,但在外圍經濟、特別是歐美市場如此動盪下,巴西市場如何走下去呢?據多數專家分析,答案仍是正面的。
事實上,巴西央行從去年第三季開始,已成為全球最積極應對經濟增長放緩的新興國家之一,最大動作莫過於啟動減息周期。在4月中,巴西央行再度宣佈減息0.75厘,令基準利率降至9厘,接近歷史低位。其實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巴西經濟面臨衰退的風險,故巴西央行由去年8月起已合共減息350點子,期望藉此刺激經濟表現。
據滙豐環球投資管理拉丁美洲區總裁PedroBastos指出,巴西減息周期實有利股市,絕對值得外資青睞,加上目前巴西股市相對便宜,未來有上升潛力,特別是內需及金融類股份。據彭博數據統計,巴西聖保羅指數在減息後的一年內多數上升,期內平均升幅達36.5%。
外資湧入 低撈資產
若從資金層面來看,巴西股市2011年整體外資淨流出約6.34億美元,但截至今年4月中,卻已錄得19.96億美元資金流入,回流力度與趨勢相當驚人,顯示外資正大力趁低買入巴西資產。至於經濟層面而言,有新興市場之父稱號的麥樸思表示,仍看好巴西投資環境,因為經濟發展多元,擁有龐大的消費市場,亦具備豐富的天然資源,股市價值吸引。
《專家意見》
中俄投資潛力大
在金磚四國之中,以中國及俄羅斯的投資空間較大,認為中國今年的投資主題會轉移至實體行業,包括基建、消費及內房股,預料估值落後,有機會追上。俄羅斯則政局穩定,自主性較強,加上有石油支持,預期油價在地緣政治及需求穩定下,波動不會太大,能源股以外,金融亦有較大的改革,有少少超賣的情況,可以考慮。
出口受惠美復蘇
看好消費主題,即使是資源國俄羅斯及巴西亦然,前者因石油而令經濟蓬勃,消費力增加;後者今年終於減息至10厘以下,對刺激消費及公司業績有幫助……美國復蘇若比預期好,可能會被迫提前加息,預期美國最快於2013年底出手,若因油價上升而加息,對金磚四國較危險;若因美國經濟復蘇而加息,對金磚四國出口則有幫助。
今年美股更當炒
今年金磚四國相比起兩三年前平靜下來,因美國有復蘇迹象,令美國的資金去年至今仍然留在本土;金融海嘯後,全球大放水,原材料價格高漲,金磚四國出現通脹,在2010年底QE2推出時已開始防洪,緊縮銀根,令市況淡靜,今年有迹象顯示資金會續炒美國市,不過,若金磚四國再減兩三次息,則有可能會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