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可使人更聰明 - 李怡

運動可使人更聰明 - 李怡

我周圍一些朋友歲數都不小了,還參加渣打馬拉松跑全程。李純恩說運動會成癮。我年輕時籃球打得不錯,還一直打到將近50歲。直到有一天,我上籃時摔倒,在外線跳投時老是碰外框,我知道不復當年勇也,應改做其他運動。先是跑步,後改為走路,現在走路也漸有癮了。
香港的父母重視子女的智能和藝能發展,花錢花時間讓孩子補習功課,學鋼琴、舞蹈,卻輕視體能發展。喜歡運動的孩子,父母會擔心他們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甚而有家長認為,愛運動的孩子不會讀書。香港學校也輕視體育課,中小學大致是每週兩節各40分鐘,合共約80分鐘,不到西方國家體育課一半時間。實際上,運動不僅能強身而且會健腦。哈佛畢業的林書豪就是一個四肢發達而頭腦絕不簡單的例子。
運動除了強身,還可以提升孩子的許多個性特質,比如:團隊精神,合作,毅力,專注,耐心,對挫折的忍受力,容忍,甚至創新。運動可以培養人的IQ(智商)、EQ(情緒商數)和AQ(逆境商數)。這三Q,是人不可或缺的生存之道。
運動有一個用語,叫「體適能」,是指身體適應外界環境和日常活動的能力。運動可以促進體適能。美國心理學教授ArtKramer最新研究顯示:體適能較好的孩子,他大腦中主管記憶、歸納的「海馬迴」結構,比體適能較差的孩子,要大12%。證明運動可促進大腦功能。
香港許多父母認為,孩子打球是浪費時間,但外國有一個實驗研究500學童,發現每天上一小時體育課的孩子,讀書更有效果,考試成績也較好。
林書豪不是特例,台灣好些學生出名成績好的名校,也創造出不少運動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