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內容列獨立必修科 12年洗腦510小時

課程內容
列獨立必修科 12年洗腦510小時

教育局漠視反對聲音,堅持將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列為獨立必修科,設有形同考試的「評估」,但不影響升班。課程架構採用「四縱五橫」模式,12年中小學共分為4個階段,每階段研習五個生活範疇知識,每名學生由小一至中六共需修讀510小時,當中洗腦的「國民教育」課時佔多達兩成,如教學生成為升旗隊的隊員就會感到光榮。

押後放學時間

12年的中小學每三年為一個階段,課程分為個人、家庭、社群、國家和世界五個範疇。制訂課程的教育局課程發展議會,為每階段的每個範疇定下學習目標,如在國家範疇關於中國自然,初小是認識山川地貌,高小則是關心國家生態保育,初中要了解自然資源保育工作的成就和局限,高中則要學生思考如何對可持續發展肩負責任。
教育局指出,小學和初中可於一早預留的彈性課時內推行,高中則於「其他學習經歷」與「社會服務」內進行,佔每周總課時3%至5%。以此推算,每階段課時約為130小時。課程發展議會建議學校每周撥出早上兩節早讀時段或班主任課教授,甚至加設兩節課時授課,押後放學時間。
這科不設考試,但課程要求教師作出評估學生表現,不過帶有主觀性,如要求教師協助學生建立對於不同身份的認同,目標是令他們「以成為相關團體成員而感到自豪」,例子如學生以成為升旗隊的隊員、內地交流團代表而感到光榮。
支持國民教育科課程的可立小學,現時每周推行一小時「全人教育課」,該校課程統籌主任何家慧昨於教育局記者會表示,將來推動國民教育科有獨立課時。該校在去年1月舉行兩日一夜深圳特區30年考察,今年2月去中山及東莞兩日一夜考察,每次行程約40名小學生參加。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