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血腥鎮壓埋沒不了屠城真相。首間六四紀念館昨揭幕,展出從民間蒐集的六四文物,包括解放軍射殺學生的子彈頭,民運學生借給本港記者的大褸,還有一幀幀死難者照片等,重現23年前那段不能遺忘的血史。支聯會主席李卓人盼藉紀念館讓內地人看清六四史實,「將真相傳承落去」。
林仁富,30歲,博士生,血肉模糊;呂鵬,9歲,小學生,七孔流血……一幀幀染紅了的黑白照,就是中共屠城的最有力證據。採訪八九民運至最後一刻的前記者謝志峰說,學生是和平理性爭取民主自由,當年那風雨飄搖的日子,有學生借了一件大褸給他擋風遮雨,原本翌日想還給他,但兩人沒再遇上,他昨把這件大褸捐給支聯會,作為「見證人民光輝的時刻」。
支聯會籌辦的六四紀念館昨開幕,展出過去23年收集的六四文物,其中一件雨衣是聲援北京學運的港人捐出,寫滿民運學生的簽名和留言,也有市民捐出六四屠城後在北京街頭購得的「鎮暴錶」。當年也曾採訪八九民運的《文匯報》前記者劉銳紹,捐出寫上「痛心疾首」的臂章,臂章當年由港人帶到北京給他,「只要戴住佢,喺天安門通行無阻」。
盼覓得永久會址
市民羅先生89年上街聲援民運,昨帶同5歲半女兒參觀紀念館,讓下一代認識六四;樹仁大學陳同學也說,從當年報紙中了解更多六四真相,「係一場學生發起嘅民主運動,經過(中共)鎮壓,好失望」。開幕嘉賓文化評論人梁文道說,六四事件可判斷一個人的本質,包括梁振英,「當年點表態,今日點遺忘,充份表現佢係一個點樣嘅人」。
六四紀念館屬臨時性質,場地暫由社區組織協會借出。主席李卓人表示,希望在六四25周年前覓得永久會址,現正募捐經費。他指近年中共打壓人權越來越嚴重,紀念館的成立,除讓本港新一代了解六四真相,更有助內地人看清這段中共禁史,「做到承傳真相嘅功能」。
六四紀念館展覽詳情
日期:4月29日至6月10日
開放時間:
.星期一至五 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 中午12時至晚上8時
地點:深水埗汝州街269號二樓展覽館
部份展品:
.謝志峰採訪時獲民運學生借出的大褸
.劉銳紹採訪六四民運時帶上的「痛心疾首」臂章
.王丹、柴玲等民運學生簽名的汗衣
.天安門廣場拾獲,解放軍用過的子彈頭
.前往北京聲援學運的港人的雨衣,寫滿學生簽名和留言
.市民捐贈有關六四的照片和報紙
資料來源:支聯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