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研究 - 邁克

透視研究 - 邁克

回到巴黎什麼地方都可以不去,包括正在上演翩娜包殊《一九八零》的城市劇場,心無旁騖窩在床裏聽窗外綿綿的春雨,餓了起來吃一碗度小月肉臊撈白髮麪,但艾未未的展覽一定要趕在結束前參觀。地點在專攻攝影作品的羽毛球館,可想而知展出的不是他最拿手的裝置藝術,當然不能期待去年倫敦泰特現代畫廊《葵花籽》同級數的視覺效果,不過收穫還是很豐富,眼睛沒有美味的冰淇淋可吃,腦筋做了一次溫室瑜珈。
把他標籤為機會主義者的朋友,一聽見其大名就皺眉,不排除有一點點呷醋成份,看不過眼人家名利雙收,幾乎不費吹灰之力便榮任藝壇寵兒。這真是人各有命,唔恨得咁多──連疊字的名字外國人唸出來都特別鏗鏘,喜氣洋洋「未未」前「未未」後,與電影圈的冰冰們相輝映,紅得地義天經啊。一個人天生聰明又不是錯,利用時勢造就個人英雄地位亦人之常情,將抽象的概念包裝為商品成功傾銷國際,你以為誰都有本事做得到?譬如那個在全球各地名勝前豎起中指拍照留念的系列,似乎任何身懷傻瓜機的遊客皆可機械性按快門,可是只有他度出《透視研究》這麼引人遐思的題目,還要由天安門出發,堅持不懈f××k盡東南西北,小學雞式原始意念修成地球村民共鳴的正果,不由人不服氣。就地取材借題發揮,馬上想起這兩天微博那群紅着脖子亂吠的腦殘聖母粉,患了嚴重閱讀智障不特已,還活在透視尚未被發明的前文藝復興時期,瞳孔裝載的完全不合現實比例,艾先生的一陽指如果出租,我必定欣然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