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債危機之所以令投資者聞風喪膽,主要是在於其影響環環相扣。危機踏入第二季後有升級趨勢,除了在西班牙及意大利國債孳息上升反映出來,區內金融業前景更異常嚴峻,顯示歐洲央行透過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向銀行低息放貸1萬億歐元,卻未能解決歐洲金融機構面對的困境。
有消息指,塞浦路斯財政部有可能需要出手,拯救國內第二大銀行塞浦路斯大眾銀行(CyprusPopularBank,CPB),所耗費的金額更佔該國國內生產總值(GDP)一成,亦即25億歐元。
塞浦路斯狀況非常危急
事實上,塞浦路斯現正處於非常危急的狀況。該國銀行業的總資產相等於GDP的835%,最大的問題是,塞浦路斯銀行在希臘的業務佔了相當大的比重,相當於GDP的130%,其中佔比重最多的,就是CPB。CPB透過政府債券及貸款持有的希臘資產,截至去年尾,在減值後依然佔股本131%,實在驚人。
投資者將緊盯銀行在希臘的貸款與證券組合,而截至今年2月尾的財政年度,CPB的淨虧損高達25億歐元。該行需要在6月底前,籌得逾10億歐元,以令其核心一級資本比例符合9%的要求。銀行一旦出事,將會令塞浦路斯及希臘兩國的財政負擔更加沉重。現時只剩下惠譽這間評級機構,仍未將塞浦路斯的主權評級降至垃圾級別。
儘管該國的經濟體系在歐元區排行尾三,但卻對歐盟有着極重要的地緣政治要素,擔心俄羅斯的影響力透過塞浦路斯逐漸滲透至歐洲。事實上,塞浦路斯去年已從俄羅斯獲得25億歐元貸款,雖然足夠政府今年正常的開支,但卻並未包括要接管國內銀行的費用。歐債危機的衝擊再次浮面,顯示歐央行LTRO的影響力已逐漸消失。
英國巴克萊早前發表報告,指歐元區的信貸需求仍然相當疲弱。除了消費者不願令債務增加,銀行在取得巨額低息貸款後,亦無意放寬信貸,恰恰違反了LTRO的原意,所以無助改善區內經濟。
李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