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SPENDER:咖啡是我們的共同語言

BIGSPENDER:咖啡是我們的共同語言

一個是廖創興家族成員,一個是亞洲國際咖啡會議主席,她們都是超級咖啡迷,各有前因地戀上咖啡。每次到海外旅行,不約而同都會專程到夜冷店、雜貨舖、跳蚤市場尋找不同年代不同產地的咖啡用具,10年間已收藏逾100件。二人對談,將珍藏「曬冷」,咖啡就是共通語言。
記者:黃碧珊 攝影:程志遠

曾鈺羨

2002年被選為亞洲國際咖啡會議主席,曾任GBC咖啡師大賽及香港世界咖啡大師大賽評判

廖偉芬

廖創興家族成員,2003年創辦咖啡店caffèHABITU

Q:何時開始愛上咖啡?

曾:在一個傳統是茶的國家──英國讀書時,其中一個教授是咖啡愛好者,請我們飲其親手用磨豆機磨的咖啡。第一次見到磨豆機的感覺很新鮮,而且教授對咖啡要求特別高,他的咖啡令我從此上癮,有時藉着問功課飲他的咖啡,討論學科知識之餘亦談咖啡知識。

簡單操作
兩款新式冲咖啡工具,其中黑色的咖啡壓濾器,曾在不少咖啡師大賽中被使用。因為操作簡單,使用及清洗方便,是曾鈺羨早上出門前調配咖啡的好幫手。

外型奇怪
曾鈺羨指出,大部份收集的咖啡用具,也會一同研究及試用,「這部外型奇怪,從意大利買回來的Mocha咖啡機,就摸索很久才明白如何使用,煮好咖啡後扭掣,咖啡會從管嘴流出來。」可能是操作複雜,外型又不討好,所以並不流通。

Q:熱愛咖啡至甚麼程度?

曾:回香港後,雖然做投資顧問,與咖啡沒有關係,但放假時會到美國、意大利、巴黎、夏威夷、新加坡周圍飲咖啡,還請假參加國際性咖啡展覽,如SCAA(SpecialtyCoffeeAssociationofAmerica)及SCAE(SpecialtyCoffeeAssociationofEurope),只為增進咖啡知識。

SCAE網址: http://scae.com
展覽於6月12日至15日在維也納舉行
SCAA網址: http://www.scaa.org
展覽於明年4月在波士頓舉行

冰滴咖啡
冰滴咖啡源自印尼爪哇,冰溶化後變水滴到下層的咖啡粉上,水會慢慢滲透咖啡粉,再滴到低層的咖啡壺內,可以開關調控最上層的冰水流量,一般需逾12小時才裝滿。由於咖啡粉經低溫浸透,咖啡味道較其他冲調方式順滑、香濃及渾厚。

意國風情
廖偉芬說:「每次用購自意大利的壺裝式Mocha咖啡機冲Mocha,就算身在香港,也有一種身處意大利的感覺。」嘆咖啡嘆到出神外遊。

Q:經常當咖啡比賽的評判,一定遇過許多大師?

曾:印象最深刻一個,是在意大利Trieste遇上。當上冠軍的意大利人,一看就知他是個熱愛咖啡、具口才的人,這樣才能與群眾分享他對咖啡的熱誠。他用高蛋白質奶打奶,因為打出的泡較幼細,所以拉花較靚。當時試飲,可能是心理作用,感覺特別好飲。

古董系列
各式古董磨豆器,由於已非常殘舊,擔心使用後有機會損壞,故只作為裝飾。

掛牆使用
在美國收集的掛牆式磨豆器,推算曾在咖啡室或餐廳內使用,每個磨豆器裝上一種咖啡豆。

Q:在那裏喝過最好味的咖啡?

曾:嘆咖啡不僅是那杯咖啡的水準,還有環境、裝修及心情,是一個totalexperience,可能現在有職業病,去到一間店,很多時用了評判心態去判斷。惟有在家才沒心理包袱,所以最好的咖啡是家中那一杯。而且新鮮炒出來的咖啡香氣較濃,味道較好,十幾年前,我已經用爆谷機改裝做炒豆機,目前改用專業炒豆機,但我可能是香港第一個自家製炒豆機的人。

印度銀壺
產自印度的純銀咖啡壺,繪有雀仔圖案。由於擔心在倒入咖啡後,銀壺吸了咖啡迹,還原不了,所以捨不得用,只是擁有已滿足。

皇室用品
款式參照1840年比利時皇室使用的咖啡器而製,虹吸式的設計,令咖啡口感較滑,又保留原味。

Q:怎樣愛上咖啡?最合心水的咖啡味道?

廖:在美國修讀建築時,看見教授、師兄們各人手執一杯咖啡,認為他們有型,加上經常通頂做功課溫習,咖啡是不可缺少的必需品,自始與咖啡結緣。不過回流香港後,發現每次嘆完咖啡均出現心跳加速、精神緊張。最後得悉原來人與咖啡豆也要合拍,有不良反應是喝了不適合的咖啡豆品種,尋尋覓覓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高地咖啡豆,味道偏甜,不含酸味,有朱古力、奶及焦糖的順滑感。

民間智慧
六、七年前,廖偉芬在日本京都買入,認為是文化及歷史的見證,「扁平的炒豆器,是日本人為迎合外國文化,用當地的陶瓷加上自己的設計,製造出來招呼外國人,外型有點像日本茶道用品,反映民間智慧。」

土國特色
傳統土耳其咖啡烹調工具,將咖啡豆在高身的磨豆器攪碎,再將咖啡粉放在煮具混上糖及水煮滾,再分到杯中。由於沒有經過過濾,留在咖啡杯中的咖啡殘渣可作占卜。高身磨豆器刻滿花紋,極具土耳其特色。

Q:最懷念的咖啡是?

廖:公司餐廳的前意大利廚師親手調泡的咖啡,他用私家咖啡機,只會做給最親的親友飲用。可是這位意大利廚師已返回家鄉工作,稍後到歐洲公幹,希望能抽空探望這份久違的「人情味」。

Q:最印象深刻的咖啡店?

廖:剛從台灣回來,發現台中有一間三層樓高,每層有1500呎的咖啡店mojocoffee。由一對30來歲的夫妻經營,一、二樓是cafe,還有炒豆室,最高一層是他們的家。每日在家中炒咖啡豆,自給自足,很有生活態度,很認真地對待咖啡。

THEFACTORY/mojocoffee
地址:台中市精誠六街22號
網址: http://www.mojocoffee.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