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港股超悶,不過民企股卻接二連三畀人搞,先有香精企業華寶(336),被「匿名分析」指「造假」六宗罪,另一機構Glaucus兩度質疑首鋼資源(639)賬目有問題。股榮綜合去年至今出事或停牌企業,都有一大特徵,就是毛利率超高,普遍高達五成以上,甚至接近八成,而且遠遠拋離同業。人怕出名豬怕肥,點解明明大家都係做同一類生意,你會賺得比我多,陰謀論以及其他負面猜測,自然令人深入調查下去。
當今暫時最無敵股票叫蘋果(Apple),咁屈機,最新季度毛利率47%,幫佢代工的富士康(2038)做到儍,毛利率僅5%。誠如騰訊(700)霸住大陸市場,毛利率亦只係65%。
能長期保持高毛利率的企業不高,原因是食水深,自然會被人眼紅搶入市場分一杯羮,毛利率會隨住對手加入遞減。即使如蘋果及騰訊擁有絕對性壟斷優勢,亦只是暫時性。
表列10隻早前被外界質疑及狙擊股份,清一色為民企。種菜的超大(682)多年毛利率超過六成,咁好賺點解唔見有第二間種菜股上市,莫非超大將全部供應俾翠華做冰鎮芥蘭?
華寶毛利率74%惹質疑
永暉焦煤(1733)不足20%毛利率已被人質疑,何況是毛利率70%的首鋼,公司從事開採及銷售焦煤,但其他煤股如兗煤(1171),毛利率只是40%。至於「匿名分析」狙擊華寶其中一個原因,是質疑其毛利率達74%,遠高於同業的40%至50%。
另一個遠高同業的例子是瑞金(246),集團去年度首三季毛利率77%,較同業招金(1818)全年的53%高出24個百分點。
當然,高毛利率還要睇行業性質而定,好似停牌延遲放榜的寶姿(589),其經營女裝毛利率78%唔算最誇,賣男士服的利邦(891)去年毛利率更高達81%。
坦白講,無論外資大行分析報告又好,渾水式調查報告都好,只要撰寫人立場確定,很自然會對好處及壞處選擇性失明。因此,與其信報告,不妨將心儀公司與同業比較,樣衰的自然可以不理,但過份美麗亦要慎防有毒。
股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