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電視節目,特別是長篇劇及系列性綜藝節目,越多人罵越多人看。
這現象一點不稀奇。罵字掛帥的天下,給讚讚讚起來的人事沒有幾宗範例,給罵紅的,才是常態。看「天與地」給讚到上天下地,無補於傳統地面收視,難道還不明白反常才是正常的道理?
越罵當然越多人看。且看一個不罵人的訪談節目,主客客套漫談禮貌周周的,成何體統,不罵才對不起觀眾。同理,讚美一個節目,勾不起正常人的好奇心,大家都得了選美疲勞審美無能症;多人罵的如長了瘡,還未結疤,當然惹人注目,到評論眾錘定音,加入追看,就變成揭瘡疤的有識之士了。
世道昏暗,要做真英雄成本飛漲,加入聲討一個電視節目的行列,這樣划算的事不幹白不幹。
看不慣的只是已有名氣的評論英雄,在愛惜羽毛心態下,每回罵街總要特別說明是剛巧看到為研究社會現象文化現象而看,以示撇清,彷彿是入地獄救眾生的義士。
既然是帶有這使命感,其實更應大方大度表示,將全程追看到底。你不是肥皂劇迷,不待在電視機前,就沒有發言權,怕什麼?香港的文化前景就看你了。
自高有許多方法,眾多平台,唯貶人以自高,是風氣大勢所趨。
識得這些瑣碎的時務,也算是個小俊杰了。何樂不為?說不定,那些節目也曾提供過娛樂給小俊杰們,只是不好意思加個讚字,一讚,就不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