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導航:五月股市 早走早着

投資導航:五月股市 早走早着

魚缸前輩常說:「五窮六絕七翻身」,西方都有句「SellinMayandgoaway」,究竟係咪真?過去10年,港股5月六次見紅,最多跌6.4%,數據上似乎相當不利。況且目前港股更受三大負面因素圍攻:國企首季業績「瓜多過菜」,盈警鐘聲響不停;歐洲經濟陷於衰退,本季大批歐債到期,形勢岌岌可危;強勢股如中移動(941)、騰訊(700)及濠賭股均疲態盡現,獨力難支。今期「投資導航」剖析上述三大因素,助你避開五窮月。

國企績差掀降級潮

多間企業去年交出不濟業績,惟惡夢恐在今季延續。H股首季業績陸續出籠,初步統計17間焦點企業,約八成(14間)純利倒退或虧損,近半更挫逾四成或盈轉虧。純利表現一間比一間驚嚇之餘,近日盈警持續湧現,走樣季績實未爆完,估值上調落空之餘,更隨時掀起降級潮。

鋼鐵航運股重傷

在多間國企季績中,以鋼鐵及航運最重傷,馬鋼(323)、鞍鋼(347)及重鋼(1053)上季齊齊由盈轉虧,分別勁蝕4.68億元(人民幣.下同)、1.9億元及1.83億元,前者按季虧損更由2.55億元再擴大,蝕多八成,並預測半年業績繼續虧損,顯示行業困局持續,離見底仍有距離。
另一個重創板塊為航運股,中海集運(2866)由去年首季蝕1.46億元變成上季大蝕14.5億元,按季虧損再增2.9億元;中海發展(1138)則盈轉虧。但論到最絕望的企業,則以股神畢菲特愛股比亞迪(1211),首季按年純利勁減90%,同時再發上半年盈警,淨利潤最差跌95%近乎白做。
更甚的是,業績剛完,盈警潮隨即殺到,單計4月至今已有逾30家公司發盈警,盈喜盈警比例為1比3,整體前景偏淡,股市上衝動力大減,更恐隨時向淡。下一個響出警號的板塊包括水泥、航空及造紙業。亞泥(743)預警首季溢利大降;東航(670)及南航(1055)齊齊估計淨利潤隨五成;晨鳴紙業(1812)更誇張,表明淨利潤勢降90%至96%,顯示行業成本壓力極大。

強勢股見頂疲態現

今年恒指暫錄得逾一成升幅,當中最牛的藍籌,非中移動(941)及騰訊(700)莫屬,單計兩股便貢獻大市兩成升幅,後者更屢創歷史新高。不過,中移動首季業績露疲態,騰訊受內外夾擊,今季兩牛股恐變強弩之末,後市將頓失動力。
截至3月底止,中移動首季賺278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僅增3.5%,驚喜欠奉,ARPU(每月每月平均收入)更由去年第四季的74元,急跌至今年第一季的65元,跌幅達12%。證券商摩通更指,中移動現價已反映4G及iPhone的利好因素,意味難再有推升股價的動力。
騰訊(700)今年威盡,皆因科網泡沫越吹越大,facebook密鑼緊鼓籌備上市,估值達100倍市盈率,非常誇張,但這個社交網絡一哥最近公佈的首季業績強差人意,純利倒退12%,最近更傳出可能延遲上市,令騰訊股價從高位急插水。
騰訊近季盈利僅錄得單位數增幅,主席馬化騰公開表示,內部管理問題令人擔憂,員工爆炸性增長更是其中一大問題,成本高企不言而喻。同一時間,空軍亦不放過搵食機會,其中騰訊上周連日登上沽空榜首,金額動輒以億元計算,大有食大茶飯味道。

濠賭股收益料放緩

濠賭板塊今年表現亮麗,其中金沙(1928)及銀娛(027)相繼破頂,不過,路氹項目陸續開幕,以及當地博彩業收益增長漸漸放緩,在欠缺催化劑下,濠賭股或盛極而衰,上周銀娛有股東更趁高位出貨,看淡後市之說不逕而走。

政經亂局歐債再爆

5月炒股最不明朗因素,歐洲問題肯定是其一。歐央行已於去年12月及今年1月推出兩輪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買時間紓緩危機的蜜月期結束,市場焦點重新回歸各國財政狀況的現實。再者,政治因素亦左右大局,法國、希臘大選後,政局出現變數,足以令歐債危機再度惡化,成為環球股市的計時炸彈。
歐央行兩輪LTRO合共向金融體系借出共1萬億歐元的三年期貸款,穩定市場恐慌情緒,帶動環球股市首季反彈。隨着貸款到位,對市場刺激效用開始淡化,從近期歐豬國債息回升,西班牙及意大利10年期債息一度升逾6厘,雖與7厘的警戒線尚有一段距離,但已敲響警號。5月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及希臘等歐豬國合共有380億歐元債項到期,相關債息走勢將牽動市場情緒。
政治方面,法國總統大選上周舉行的首輪投票,現任總統薩爾科齊得票率不及社會黨候選人奧朗德,兩人將於5月次輪投票對決,一旦奧朗德當選,不單法、德兩大巨頭的合作關係出現變數,法國早前達成財政協議亦有被推翻風險。希臘下月亦舉行大選,亦同樣面對政治風險。

荷蘭捲降級漩渦

此外,目前獲得AAA最高評級四個歐洲國家之一,嚴守財政紀律的荷蘭,上周就削赤的談判破裂,惠譽警告,倘該國削債不力,或將其納入負面觀察名單,連財政模範生亦捲入降級漩渦,勢對市場信心造成進一步打擊。市場已盛傳,另一評級機構穆迪5月將發表報告,下調歐洲銀行評級,是一大潛在風險。

翻查歷史 5月多跌市

龍年股市舞龍咁舞,話明五窮六絕,統計過去10年港股5至7月的表現,5月的確「幾窮」,10年內有6年是跌市,跌幅介乎0.15%至6.4%。相比之下,6和7月過去10年分別有7次和8次屬升市,表現理想得多。

去年四個月瀉30%

雖則5月跌市多,但通常都不是跌得最甘的月份,反之2003年和2009年,5月卻成為全年升幅最犀利的月份,升幅達8.8%和17.1%,其中03年4月港股飽受沙士困擾跌至8409點,5月即展開升浪到年尾。
暴風雨前特別平靜,大市已經橫行上落數個月,散戶感覺迷惘之際,跌市恐怕極速殺到,情況與去年十分相似。2011年1至5月大市徘徊22000至24500水平,波幅為2500點,今年2月至4月,港股亦限於20000至22000點上落,波幅2000點內。不過去年踏入第二季尾,港股在企業盈利放緩及歐債危機下,四個月內暴跌超過7000點或30%。今年上述兩項不利因素加劇,散戶入市更要留神。

《專家意見》
大市料續淡靜

獨立股評人陳永陸
「四月份已經靜得好緊要啦!以前SellinMay都會係四月比較旺,有好多業績呀、投資者會買返上嚟咁,但今年業績三月份做咗啦,四月份有調整但係調整唔大,相信五月都會比較靜,個市咁靜,傳統智慧就未必啱。」

急跌空間唔大

康宏證券及資產管理董事黃敏碩
「五月會弱,但急跌空間唔會太大,相信會比較靜。我諗目前欠缺兩個催化劑,第一就係有冇強勢板塊領漲?第二係有冇新錢流入?恒指近期抗跌力比其他亞洲區股市強,但凝聚力都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