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空氣質素改善

珠三角空氣質素改善

【本報訊】環境保護署與廣東省環境保護廳,昨發表粵港珠三角區域空氣監控網絡2011年的監測結果報告,區域空氣質量指數值去年有76%的日子,符合適用於一般生活區的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水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及可吸入懸浮粒子等三種主要污染物的年均值持續下降,只有臭氧的年均值錄得上升。

臭氧濃度持續上升

去年監測結果顯示,珠三角沿海地方的空氣質量,普遍較區域中部及西部地區為佳,與沿海一帶污染物較易擴散有關,較多雨水的夏季污染物濃度也低於冬季。監測網絡自06年啟動至今,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及可吸入懸浮粒子的年均值分別下降49%、13%及14%,反映整個區域的空氣質素持續改善。
各種污染物中,惟獨臭氧的濃度有持續上升趨勢,較06年時上升21%。臭氧由空氣中的氮氧化物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在陽光下經光化學反應形成。環保署指去年雨量偏少,氣溫炎熱及陽光較多,是令臭氧濃度更差的原因,粵港兩地已推出削減氮氧化物排放的措施,以減少區域臭氧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