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盧文烈報道】政府完成設立法定侍產假的研究,為本港推行男士侍產假「開綠燈」。政府最新評估,只要侍產假日數訂於適中水平,應不會大幅增加僱主整體成本。消息指,若提供3至5天侍產假,每年涉及薪金開支介乎1.4億元至2.4億元,佔總工資成本僅0.02%至0.04%。勞工處下月初會諮詢勞工顧問委員會意見,為推行法定侍產假踏出重要一步。
恐侍產假被濫用
男性公務員本月開始享有5天有薪侍產假,但受聘於私人企業的僱員卻未必享有這福利。政府研究發現,自願向僱員提供侍產假的企業由06年的16%增至2010年的32.5%,員工平均獲2.9天侍產假。亞洲地區侍產假一般由2天至7天不等,侍產假薪金由僱員收入某個百分比至全薪都有,少部份無薪。西方國家則不論嬰兒是否婚生,僱員也享有這項福利。
政府最新評估認為,由於本港出生率不高,每年在港誕下嬰兒的在職父親約4萬多人,佔本地男僱員總數3%,若侍產假日數訂於3至5天,涉及金額開支介乎1.4億元至2.4億元,不會大幅增加僱主的整體員工開支。
政府又提出,若立法設立侍產假需處理四大問題,包括侍產假應否有薪;若屬有薪,是全薪抑或定在某個水平;同時應否就放取侍產假設最低受僱期;最後還要考慮是否以婚生作為享有侍產假的準則。
政府認為,只限婚生嬰兒父親享有侍產假可能抵觸法例,但若沒有相關規定,則難以證實嬰兒與男僱員的關係,特別是現時香港與內地跨境婚姻普遍,或有濫用侍產假情況。
消息估計,部份僱主尤其是中小企會對最低工資實施一年後再有新福利出台表示憂慮;而主要聘請男性的行業,如建築及運輸業亦會大傷腦筋。勞顧會下月初研究有關課題,估計商界委員會力阻立法,但在政府開綠燈下,已為立法提供利好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