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Z世代:左右夾攻 歐盟舉步維艱 - 盧峯

國際Z世代:左右夾攻 歐盟舉步維艱 - 盧峯

今次法國總統大選第一輪投票最讓學者及政界吃驚的不是薩爾科齊敗給奧朗德(選前多個民調已清楚顯示他是50年來最不受歡迎的總統),而是支持極端政治陣營的選民居然接近三成,加起來比兩位總統候選人都要多。極右國民陣線的勒龐得票超過百分之十八固然教人刮目相看,令她成為造王者;沉寂多時的極左勢力表現同樣不俗,候選人得票接近百分之十二。兩者加起來比奧朗德的百分之二十八得票率還要高。走偏鋒的投票結果除了情緒發洩及抗議主流政黨外,更重要的是法國不少選民對歐盟的進程、歐盟的發展策略不滿,希望來個大變革。
表面看,極左、極右勢力的政綱相當不同,前者主要搞財富再分配,希望把最高稅率提高至百分之一百。後者則主力針對新移民,要求削減移民配額,減少他們享有的福利,並重新設置邊防關卡以防非法移民流入。撇除兩者在內政上的分歧,極左極右陣營在其他方面其實有不少共通點,特別是對歐盟的不滿及懷疑。他們相信,當前由德國主導的緊縮政策既是麻煩的根源,又削弱法國的自主性,令法國政府不能自行其是振興經濟。兩大陣營都認為,有必要重新商議較早前簽定的經濟緊縮協議,讓各國按本身情況調整經濟策略。部份極右人士甚至建議法國退出歐元區,以免縛手縛腳。
法國是歐盟前身歐洲共同體的創會成員,是歐洲一體化的主要火車頭,更是歐元區的核心及支柱。過往歐盟及歐元區出現大小危機,沒有法國出手根本解決不了。現在這個核心國家竟然湧現濃重的疑歐、反歐情緒,並且成為在選舉中舉足輕重的力量,這不禁讓人擔心歐元區以至歐盟的前景。
更何況對歐盟、歐洲一體化反感的絕不僅是法國民眾。飽受緊縮政策之苦的歐豬各國特別是希臘、意大利等國民早已把歐盟視為禍根,認為不進一步結盟就不需要吃這許多苦頭。即使對德國言聽計從,向來無條件支持德國立場的荷蘭也開始有怨言,認為捍衞歐元的代價未免太高,應當考慮其他辦法。也就是說,歐盟從邊際到核心正湧現一股求變、求打破緊縮政策的強大呼聲,這不但將引發激烈的政治爭論,更將削弱歐元區國家應對債務危機的能力。假若再出現市場震盪,再有歐元區國家要伸手求援,只怕其他國家包括法國會猶疑再猶疑,令危機不斷升溫,難以解決。
盧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