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百貨股一如預期,3月份銷售明顯好轉。瑞信昨發表報告引述多間公司表示,3月同店銷售增長幾乎全線反彈至雙位數,較1、2月份時表現7%至8%顯著為高。不過,分析員普遍認為單月的反彈屬季節性影響,觀乎近日市場表現,仍未可確認內地消費情緒已觸底復蘇。記者:吳綺慧
昨日百貨股走勢靠穩,龍頭股金鷹(3308)及百盛(3368)分別漲2%,新百貨(825)微升1%,銀泰(1833)及華地(1700)則表現持平。
瑞信調升金鷹華地評級
瑞信發表報告,指金鷹3月同店銷售增長已由早兩個月的8%,升至11%;不過首季平均水平仍只得9%,與公司全年至少要升15%的目標,仍有相當差距。而銀泰同店亦有回升迹象,重上10%水平;規模較小的華地更高逾15%,新百貨亦反彈至13%。百貨股中只有百盛的表現較為疲弱,但3月份銷情都較1、2月有好轉。
瑞信認為,從多方數據及國家公佈的零售數字顯示,國內消費信心已經到底回升,該行調查亦發現55%的內地受訪者,4月時有增加購物,相信內地零售市場已步入復蘇,最壞情況已經過去,並調升金鷹及華地的投資評級至「跑贏大市」。
百貨公司人流無大增長
但有外資分析員指,3月數據回升很可能與早前內地銀根剛開始放鬆有關,所以才出現較明顯反彈,但據他了解,不少零售商4月至今的表現僅屬平平,完全未見真正復蘇。「最近的升幅,絕大部份是來自產品價格的提升,人流唔見大增長,我覺得見底未有咁快,要睇吓嚟緊經濟有冇好轉,我然好審慎。」
蘇格蘭皇家銀行零售業分析員陳菁瑜亦同意,單看一個月數字,未能確認內地消費已經見底,很可能受季節性因素影響:「我感覺唔到基本因素有明顯好轉,我估第二季亦都唔會有乜大變化,始終今年經濟冇舊年咁好,內地市民都冇咩心情買嘢,百貨店之間競爭又加劇,令百貨股冇咩catalyst。」
陳菁瑜表示,不少龍頭股如百麗(1880)、金鷹(3308)等,因市場缺乏選擇而導致長期估值高企,亦限制了它們再上漲的空間。
利福國際(1212)董事總經理劉鑾鴻早前亦表示,料內地零售今年內不會有大改善,尤其競爭加劇,會分攤每間公司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