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城》的投資人是鄭強輝先生,他看了《浮城》的劇本只有一遍,就決定投資了,而且不用其他的合資人,兩千萬的投資,他只是頭一點。他決定投資後我與他見過一面,他、夫人和兒子家聲一起吃飯,然後就把整個製作交到我們手上,非常的信任。家聲在這個電影中也做了貢獻,他演郭富城年輕的時候,演得很到位。他還是一位歌手,對待自己的事業很認真。
鄭強輝先生是位成功的生意人,也是一位感性的儒商,為甚麼他決定投資這個劇本?因為劇本的情節和人物的遭遇很動人,他一面看一面擦眼淚;能感動他就能感動別人,他相信自己的直覺。我很感謝鄭先生,沒有他,就沒有這部電影,這個源於真人真事的故事就沒有見天日的一天了。記者們看了電影,感覺到濃濃的本土氣息,感嘆在現實社會中,香港的本土文化特色愈來愈淡出。其實說白了,文化是錢堆起來的,好像香港的一些舊街道、舊建築物,如果政府沒有砸錢,就不會保存下來;同樣,大陸的古老建築和自然保育地,成為旅遊景點以後反而能幸存保住老命。有一些國家鼓勵民間企業投資電影,可以從稅款中扣除投資電影的款項,香港如果真的希望幫助重振電影工業、同時保存香港的本土文化特色,也可以考慮這個模式。
所以如果從文化保育的角度講,鄭強輝先生還為香港的本土文化做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