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輕易能獲得影像的數碼時代,大多數人都忘了影像的珍貴。現在要影相,拿手機出來按按掣,想影便影,要冲要曬要等的菲林早成上一代遺物。但這些「遺物」在馬仔和TM兩位仁兄手上,卻成為不可多得的珍品。以為佢哋收藏為保值?他們卻異口同聲說:「這些爛鬼菲林哪裏值錢?在我們眼中保育比保值更重要!」
記者:韓繼聰
攝影:伍慶泉
Model:Tina@InterplayWorkshop
寶麗萊矜貴在……
TM係全球擁有最多Polaroid相機紀錄保持者。九歲時,因遙控車加相機套裝,意外地啟蒙了攝影熱情。儲相機多年,儲菲林卻只兩年時間,是因為「儲到冇嘢好儲」而開始儲寶麗萊菲林。
呢款紅外線Polaroid,TM連Sample相都未見過,絕對係謎一般的寶麗萊。網上相關資料極少,只能從包裝得知佢係於1964年生產,而傳說中係專為軍事用途而發明,真定假?冇人知。
31年前菲林竟去到ISO20000,仲係即影即有?Polaroid612到今時今日都係歷史上最高速度底片,係一款儀器記錄專用。佢嘅前身Type410,更早於1961年ISO已達10000!
原來Polaroid試過因為要同Fujifilm競爭,推出過多送一張的底片,即每盒11張。雖優惠唔耐,但由於Polaroid125i只短時間於某些特定地區限量發售,所以在市面上都比較少見。
儲菲林 難過儲相機
儲古董相機比比皆是,但儲菲林的人卻好像少之又少。其實菲林價錢平,產量多,應該比相機更易收集收藏。「如果你喺屋企搵到一部舊相機同一筒過期菲林,你會掉邊樣先?」TM用問題作清脆解釋。又係嘅,菲林屬消耗品,用完或過期而被拋棄機會極大,能流傳至今的古董菲林絕對稀少。另一位發燒友馬仔就話:「只儲菲林筒還好,好似我鍾意儲埋包裝的,難度便更高。因為菲林好少會唔開唔用,但收藏者心態總係越完整越好。」
雖有難度,卻從中得到樂趣,馬仔話儲菲林花的錢其實不多,至今大概只五萬元,但好多時卻要講緣份,講運氣,稀有品總在不經意間出現。另外,由於菲林品種極多,要搵佢哋嘅背景資料極難,尤其一些國產貨。「為搜集資料,我識咗好多人,有啲甚至係當年菲林工廠的老工人,從佢哋口中了解各種菲林的故事,比單單找到一筒罕有菲林更有趣。」馬仔說現時最想找到的,就是Kodak127年前生產的第一筒菲林。
從包裝盒 看盡時代變遷
從事設計的馬仔,除了例牌話自己鍾意菲林攝影的味道而儲菲林外,比較特別的是,包裝也是吸引他的一大原因。「其實菲林包裝來來去去只是紙盒一個,簡簡單單六個平面,設計已經可以好靚,更可發現不同的時代特色。」馬仔已開始如數家珍般說起他的收藏,當中就有一筒印有《毛語錄》的菲林,紅底白字,滿載文革色彩。又有一筒標明是東德出品的菲林,記載了這曾經輝煌的歷史一刻。菲林本身已是記錄歷史的載體,而菲林包裝又同時反映了當時年代的種種特色,它們完全是時代見證,儲這些殘舊發黃的菲林,原來是一件那麼浪漫的事情。
為保育 多多錢都唔賣
「在華人世界裏,『收藏』總會同『價值』掛鈎。」TM說得不錯,我哋好像總有「收藏等升值」的根深概念,從早前中銀紀念鈔可見一斑。但TM和馬仔卻直言,收藏完全屬個人喜好:「想升值?不如留多些錢買樓。」自言最唔鍾意答「用咗幾多錢買菲林?最貴係邊一個珍藏?升值賺幾多?」等問題,但無奈每次訪問都係答呢啲。雖然口口聲聲話唔值錢,事實卻是經常被人「問價」。「我答過要五億!總之開個佢唔會俾嘅價,事實係我多多錢都唔會賣。」馬仔斬釘截鐵地說。
而TM更曾被質疑,做咁多宣傳訪問,無非想為收藏品賣個好價錢。TM直認做宣傳訪問,的確係為增人氣,增曝光,但為嘅係多啲人認識同留意菲林。「我看重嘅係同更多人交流,想保住菲林呢樣有意義嘅嘢,保育係我跟馬仔的共同目標,保值同升值?真係完全冇諗過。」TM淡然的說。
尋找世界上的另一個我
說到收藏的樂趣,他們都不約而同說,最大趣味是認識更多有相同「偏門」興趣的朋友,也就是分享之樂。馬仔即時跟我分享一件往事:「曾經有位一同儲菲林的朋友,某天突然說不再儲,要我接收他的收藏品,但那時首先想到的,不是慶幸突然多了珍藏,而係欷歔世上又少一個跟我分享的人,那一刻我沒半點喜悅感。」TM也曾有類似體會,有位儲寶麗萊的荷蘭朋友離世後,送一部TM還沒有的相機給他,「那是唯一一次收到一部我無嘅相機,而我係唔開心的。」或者,對他們來說,這些情誼,才是他們收藏的最大價值。
老菲林 逐筒睇
最愛珍藏
眾多收藏品中最得馬仔歡心就係呢筒喺1956年第五屆科隆攝影器材博覽會上,Agfa展出的CN17菲林。「一睇包裝已完全愛上佢,盒靚唔在講,用上金屬殼包裝,有別一般膠殼,最正係菲林上仲特別打孔,注明菲林型號,做工講究,根本就係一件藝術品。」馬仔望住CN17的表情,十足十望着愛人一樣。
第二最愛
一般菲林只要推出過總有機會找到,但呢筒1976生產的上海牌彩色菲林,根本從未正式發售,絕對激罕!話說佢係中國第一款生產的彩色菲林,計劃定價10蚊人仔,而當年的菲林大哥Kodak,一筒就索價3蚊美金。因為怕競爭,Kodak即速俾2,100萬美金,買起上海牌彩色菲林的生產權,這款菲林亦因此胎死腹中。
貴在錯體
公元牌菲林就咁睇冇乜特別,睇真啲,原來盒底的MADEINCHINA,錯誤印刷成MAD「F」INCHINA。喺收藏界錯體往往係收藏珍品,只因錯體可遇不可求。呢筒菲林,更見證中國文明進步的象徵意義。
玻璃乾板
菲林前身其實係呢啲玻璃乾板。呢盒七星牌攝影玻璃乾版,1943年生產,用牛皮熬製的明膠、手工塗製而成,產量極少。馬仔從一個哈爾濱收藏家收購返嚟。「以佢歷史真係放得入博物館,800蚊人仔真係抵到爛。」
86歲的菲林
收藏中歷史最悠久的一筒Kodak菲林。比現在常見的長很多,加上黃底紅字設計,活像瑞士三角朱古力。
1926年出產,能夠保存得咁完好無缺相當難得,連個紙盒都冇俾蟲蛀過,強!
超老的清朝玻璃底片,影低咗浙江一帶的帆船同街道民房。
樂凱正片,亦係中國出產的唯一正片,但無市場,好快停產咗。
針對東方女性膚色特點製作,能使膚色更嬌艷紅潤,可惜已停產。
Konica的王牌黑白人像菲林,幼微粒,褐色調,雖已停產,但香港仲有得賣。
少有的高感光正片,特別適合拍攝體育、舞台或弱光下的風景。
菲林盛行年代,曾出現不少唔同規格,呢筒就係其中已絕迹的616菲林。
菲林帶我走出抑鬱
馬仔為80後年輕廣州人,收藏菲林只有短短兩年,但已擁有超過400款已停產菲林。除喜歡菲林攝影,原來菲林亦曾是他的救命恩人。原來馬仔曾患抑鬱症,更有自殺傾向,機緣巧合下重看自己以菲林拍的舊相,才發現「世界還是美」,於是重新執起菲林相機拍攝,再次與別人交流,走出抑鬱,難怪馬仔對菲林有難以言喻的情感。
後記:我們都自私只求捍衞所愛
「其實口口聲聲說『保育』,說到底我們並不偉大,只係自私地覺得,越多人認識、愛護,菲林先有繼續生存嘅機會,我哋先可以繼續玩菲林。」他們的率直不單用口講,更不斷付諸實行,常常中港兩地出錢出力搞展覽,令更多人認識這「過期」產物。十分認同他們的一句:喜歡玩菲林的人,都總不會是壞人,因為他們至少懂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