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六年 美瘋牛症重現加州乳牛證實染病 南韓兩大超市停售

沉寂六年 美瘋牛症重現
加州乳牛證實染病 南韓兩大超市停售

美國沉寂六年的瘋牛症(madcowdisease)再現,加州中部一頭乳牛證實染病,是美國有紀綠以來第四宗。美國農業部重申,這頭病牛的肉沒流入食物供應鏈,不會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但人類若吃下瘋牛肉,可染上奪命的人類瘋牛症,消息傳開,多國聞「瘋」喪膽,南韓兩大超市已暫停出售美國牛肉。

據美國農業部表示,病牛是在加州中部漢福德(Hanford)一個中轉站被抽查,原本會送往加州一座利用病死動物生產肥皂、膠水等產品的牲畜廢料加工廠,國家獸醫學實驗室在循例抽檢時發現牠染病。加州西部奶牛場主聯盟則指,病牛超過30個月大,屬成年乳牛,奶農對上一次注意到牠時並無異樣,不像有病。
瘋牛症再現,美國農業部不敢怠慢,立即澄清病牛肉絕無流入食物供應鏈。但當局沒公開病牛來自的農場名稱,沒透露何時發現瘋牛染病,沒交代病牛奶是否流入市面,似有所隱瞞。儘管如此,公眾毋須過份恐慌,世界衞生組織(WHO)測試證實,瘋牛症不會經牛奶傳播。

美國加州檢測到乳牛患瘋牛症後,農業部重申病牛牛肉不會進入食物供應鏈。
互聯網

「非典型」不經飼料感染

當局初步未知病牛如何染病,僅指乳牛染到的是「非典型」瘋牛症。所謂「典型」瘋牛症,是指病牛吃過受污染飼料染病;「非典型」,意味病牛不是經由飼料感染,而是本身偶發性染病。
病牛的屍體正由加州官方保存和化驗,美國將跟曾爆發瘋牛症、對瘋牛症防控經驗豐富的加拿大和英國交流結果,期望盡快分析病牛的染病途徑。

加州漢福德發現有乳牛患瘋牛症的中轉站,前天如常運作,有貨車出入。
美聯社

不威脅人類食物供應鏈

美國於2003年、2005年和2006年都曾發現有瘋牛症個案,其中2005年及2006年兩例也屬「非典型」。紐約康奈爾大學專家阿基認為為,非典型瘋牛症病例「非常罕見」,病因可能基因突變:「大自然無時無刻都有隨機的變種突變,這或者不過是偶然的突變。」他估計,病例不會對人類或食物供應鏈構成重大威脅。
美國大派定心丸,但進口美國牛肉的國家和地區都有戒心。南韓第二及第三大超市HomePLus及樂天,已立即暫停出售美國牛肉,以釋消費者的憂慮。南韓農業部亦坦言,雖不會實施禁令,但不排除會暫停檢疫」,墨西哥和日本則密切注意發展。
法新社/路透社/美國廣播公司

南韓首爾食肆改用本地牛肉奉客,有巿民坦言不敢吃有瘋牛症病例國家進口的牛肉。
路透社

瘋牛症肆虐

英國
1986年確診首宗瘋牛症,1992年高峯期英國和歐洲多國確診36,000宗,逾18萬隻牛可能染病,逾150人死於克雅二氏腦病,當局要屠殺440萬隻牛,導致多國禁止進口英國和歐洲牛肉,禁令到2006年才撤銷,英國牛肉市場每年損失5.4億鎊。

加拿大
1993年確診首宗瘋牛症,病牛1987年由英國進口。2003年發生當地首宗瘋牛症,美國和多國都禁止進口加拿大牛肉。之後瘋牛症頻發,2011年錄得第18宗個案。

美國
2003年確診首宗瘋牛症,逾40國禁止進口美國牛肉,美國牛肉銷量由2003年38.6億美元暴跌至04年的6.5億美元,直至08年才反彈至30億美元大關,但仍未回到2003年水平。

《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