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論中國:團派與團員的分野 - 李平

盡論中國:團派與團員的分野 - 李平

候任特首梁振英將共青團員、非香港永久性居民陳冉引入港府,輿論為之譁然。由於團派權傾中共高層,輿論自然在西環治港之外,又多了一分共青團擾港的擔心。不過,如果辨清團派與團員的分野,或許可以存一分警覺、少一分恐慌。

全國共青團員7543萬

團派是指出身共青團的中共黨政高官,是可以與太子黨、上海幫分庭抗禮的龐然大物,他們是中共黨員,曾是管理團員的官,而非團員。中共高層近年權鬥主要表現為團派與太子黨的鬥爭,但團派與太子黨都是一種概念,而非一個組織、機構,因此不乏同時具雙重背景的高官,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副組長劉延東。
共青團是內地官方唯一認可的青年組織,團員要接受一定的洗腦教育,具一定的政治意義,但把團員都視為中共維護獨裁的幫兇,又大可不必。畢竟,團員身份太普及、太普通。百度搜尋結果顯示,四川省筠連中學團員佔學生的比例,高中三年級高達80%,還有一些中學在評選先進團組織時,規定團員佔學生比例要達到60%。
共青團中央官方網頁資料顯示,至2007年底,全國共有團員7,543萬。官方迄今只能提供五年前的資料,從一個側面也反映當局對團員的態度有些兒戲。相反,中共黨員的統計數字是年年會在七一前更新的,去年黨員總數為8,026萬。一般情況下,團員如未能入黨,已失去政治地位;如入黨升官,未出任共青團專職幹部,也不具備團派資格;如先任團幹,再外放為官,才堪稱團派。
區分團派與團員的分野,區分他們的政治地位及對香港的影響,有助避免一竿打翻一船人。對於團員,要警惕他們擾港,但毋須恐慌他們治港;對於團派,就必須警惕他們治港,西環治港的要角之一、中聯辦副主任李剛就是團派幹將。至於梁振英將共青團員引入港府,需要警惕的是他是否刻意為黨團員入閣鋪路?是北京的旨意,還是他和陳冉之間的私人交易?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