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滙率與利率市場化改革勢在必行。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表示,目前利率市場化改革可以進一步推進,也正在設計論證之中,貸款利率改革可先行一步,存款方面可通過促進替代性負債產品發展及擴大利率浮動區間等方式推進。
對於改革的路徑,周小川認為,一個可選擇的方案是,允許符合財務硬約束條件與符合宏觀審慎性政策框架要求的合格金融機構,擴大自主定價權;以建立健全對競爭秩序的自律管理作為過渡,讓上述機構開始實行利率自主定價。
未來投資倚重內需
周小川並稱,在通脹水準比較低情況下推進改革,商業銀行在自主定價過程中就有雙向壓力,表現在價格上就是有上有下的走勢。反之,如果通脹比較高,人們會有價格上漲預期,這樣即使實現了自主定價,也容易出現價格單邊走勢,從而使改革不得人心,易導致改革中途受阻,甚至夭折。他指,通脹涉及貨幣供應量是否過度,如有過度就應予以對冲。
周小川又認為,當前進一步完善滙率形成機制改革條件更加成熟,從中長期看,滙率的調整會給出明確信號使未來投資更偏重內需。
他表示,隨着人民幣滙率均衡點的接近,資本流動以及滙率波動的雙向性日益明顯,人民幣單邊升值的壓力及其可能引發的負面效應亦漸趨緩解,滙率形成機制的改革水到渠成,人民幣國際定價的主導權將由管控進一步讓位於市場。
本月初,人行宣佈擴大人民幣滙率浮動區間。對此,周小川表示,隨着人民幣滙率浮動區間的擴大,市場供求力量將發揮更大的作用,人行更多的是在市場滙率波動超量時才去干預,其頻率會降低,也更加靈活。
他認為,從中長期看,滙率的調整會給出明確信號,使未來的投資更偏重內需(特別是服務業)部份,適當減少對出口產能的投資,從而在中期有助於推進面向內需的產業結構調整。
「熱錢一定要管住」
對於「熱錢」,周小川認為不用太懼怕「熱錢」,可以築一個「蓄水池」,「熱錢」來了就放在池子裏,人行基本上對冲掉,不讓它們去擴大貨幣供應量,減少對國民經濟產生負面影響,以後「熱錢」要走就讓它走,賺點小錢也可以,畢竟賺得不多。
但他亦稱,有不少部門和專家對「熱錢」流入非常憂慮,在大家對國內通貨膨脹不滿意的情況下,「熱錢」就成為指責的對象,所以「熱錢」一定要管住。由於「熱錢」有逐利的動機,在這種壓力下,存款利率不要着急動。因此,實際負利率的存在是在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形成,並不是人行有意選擇的結果。
周小川評論概要
‧建議允許符合財務硬約束條件與符合宏觀審慎性政策框架要求的合格金融機構,擴大自主定價權
‧滙率的調整會給出明確信號使未來投資更偏重內需
‧隨着人幣滙率浮動區間擴大,市場供求力量將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