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華醫院一百年:復修醫療文化遺產

廣華醫院一百年:復修醫療文化遺產

廣華醫院慶祝成立一百周年之際,深信其保存的醫療紀錄對研究香港社會及醫療歷史有重大價值。醫院近代的醫療紀錄按醫院管理局的制度採集、貯存及銷毀;現存於廣華醫院冊籍部的舊資料仍有兩大類,一類是1917年開始的總冊,其間只有幾年從缺;另一類是1935年開始的生產紀錄,這些資料估計是香港目前最具系統及連貫性的醫療文化遺產。

修復前封底破爛

廣華醫院現存最早的總冊載有1917年1月23日至4月27日的病人相關資料,包括病人姓名、性別、籍貫、住址、擔保人、病徵、選擇中醫還是西醫治病、入院和出院、病歿日期、醫院各項支出以及是否由醫院施棺代葬。當時很多人都是病入膏肓才入院,因此不治人數多,身後事也沒有條件處理。這些原始資料,不但有助研究油麻地以至整個九龍地區一百年來的人口健康、地區發展和民生變遷,而且為開發香港整體的醫療發展史帶來啟示。
該總冊透過東華三院與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以先導計劃形式完成修復。原件封面封底相當破爛,內頁紙角剝落,報表間格染色部份化開;修復過程非常複雜,專家在正常工作以外騰出時間逐頁處理,由訂定修復方案至最後回復線裝面貌約花了半年時間。現時該總冊於前身為廣華醫院大堂的東華三院文物館展出。
廣華醫院的舊總冊每年有3至4本;由1917年至1945年合共有161本線裝總冊。東華三院為維護該筆珍貴的社會資產,已騰出資源準備逐步修復,完成後將是開發香港的醫療史及慈善史的重大契機。

逢周一刊出
撰文:東華三院檔案及歷史文化辦公室
註:此專欄今期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