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會贊助四項非物質文化遺產

馬會贊助四項非物質文化遺產

【本報訊】星期六是每年一度的長洲太平清醮。其實1964年之前,搶包山是在東灣舉行,飄色巡遊的起點也是東灣。

潮州商會出書講盂蘭節

太平清醮理事會副主席何麗安表示,正着手為已經114歲的太平清醮寫歷史。「百幾年啦,有好多嘢唔同咗,以前會有人攞住把大關刀巡遊,我哋會搵啲舊紀錄出嚟,整理返個歷史,等啲後生對太平清醮有多啲認識」。
除太平清醮,潮州商會也整理盂蘭節歷史,並計劃出書,講述派平安米的由來、全港超過60個盂蘭慶典的相同和不同之處等等,「全港有60幾處搞盂蘭節嘅活動,雖然都係做神功戲同派平安米,但細節可以有好大分別」。潮屬社團總會林楓林說。
太平清醮、盂蘭節,還有大澳龍舟遊涌及大坑舞火龍去年同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馬會昨宣佈捐款200萬贊助這四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向年輕一代宣傳、介紹它們的歷史及特色。大澳傳統龍舟協會主席樊森表示,今年會大搞龍舟遊涌。

大坑舞火龍是傳統的祈福活動,是其中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