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今天(22/4)舉行總統選舉首輪投票,估計沒有候選人會取得過半數支持,而得票最高的兩位可進入5月6日的次輪投票,預料現任總統薩爾科齊,將與社會黨候選人奧朗德進行對決。最新民調顯示,奧朗德在二人對決的支持率,以介乎8至16個百分點領先薩爾科齊。
事實上,在過去整整一年的民調中,奧朗德一直領先,面對經濟瀕衰退、失業率高企、加上緊縮措施以及信貸評級被下調等多項負面因素,法國人民普遍求變,筆者預期社會黨最終上台的機會甚高。
若奧朗德當選,根據其政綱法國料會走向較有「鋤強扶弱」特色的政策路線,當中包括對富人開徵75%重稅率、提高大企業利得稅、開徵金融業交易稅、降低中小企利得稅、以及提高最低工資等措施。
奧朗德倡發共同債
歐洲政策方面,奧朗德已表明,上台後將與德國及歐盟重新談判財政聯盟的細節,除了會極力挽回國家財政主權外,亦會爭取較少緊縮及較多刺激經濟的措施。在承諾會滿足歐盟削赤目標的前提下,奧朗德提倡發行歐元區共同債券,並由歐央行在一手市場直接買入成員國債,從而提供新資金來達到削赤及刺激經濟的雙重目標。
在這議題上,奧朗德無疑與德國政府及德國主流民眾思想背道而馳。發行共同債,其本質是要把各成員國的負債合一,這本來是成立政治聯盟不可或缺的一步。美國立國時,各州的負債亦一併歸於聯邦政府所有,這樣的一種財政及貨幣聯盟才會有持續生存的可能。
但現時德國在積極推動財政聯盟的同時,卻不願意由中央承擔負債,這顯然是因為其國內反對「劫富濟貧」的聲音越來越強烈,加上德國史上經歷1920年代印鈔引發超級通脹的惡夢常在,此就形成了這幾年來歐債危機欲斷難斷的局面。奧朗德上台不但會打破德法兩國現存的「良好」關係,未來在歐債問題上,很可能會出現兩國對峙局面。法國股、債、及信貸違約等市場,在過去一兩周已開始意識到潛在新政局會是如何一回事,德國金融市場在這方面則似乎尚未有太大反應。假如奧朗德在歐盟「起義」成功,並能挑起南歐諸國的和應,那將會是德國的新惡夢。明年德國要舉行大選,當前這歐債困局也許亦快到時候要來個了斷吧!
潘國光
富邦銀行(香港)第一副總裁兼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