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之言 - 林夕

大師之言 - 林夕

同病三分親,同一句話,同一樣的道理,醫者頂多有父母心,說來難免有家長自上而下的威嚴,不及同病相愛者窩心。
有個好辯又特擅長於自尋煩惱的人,跟我說他的節日寂寞症,我說節日已淪為假期,假期就該歇息,一個人難得一個人消停一下,寂什麼寞?他反咬我一口,說我脫離上班生涯太久,已經失去假期的感覺,對他的「開示」無效。
然後,他又說要看些佛經,找尋停止尋找煩惱之道。像他這樣的人,看佛經都是白看,於是給了他一本知名大師的金句錄,這書還把那些嘉言按實用範圍分類,事業、愛情、處世等等,面面俱全。不消兩天,他的投訴來了。
「呸!不聽是非,不講是非,不理是非。他一個和尚,有什麼是非?」我說:「你沒聽過穿起袈裟事更多嗎?」「他一個高僧,受那麼多人供奉服侍,有是非纏身,也不會影響他的飯碗,大不了遁入自己的空門,自然遠離是非。我在殘酷的職場上打拚,是非的破壞力跟在佛門怎可同日而語。這大師,好意思把這個所謂心法放在事業一欄?我不知道人家在說我什麼是非,又沒有準備解拆方法,早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既然他在講那法師的是非,我也只能不聽,不再講,卻又不忍心不理。於是又推薦了一本長篇大論有理論有方法有經驗之談的給他看看。書名中文版叫《你是幸運的》,作者詠給.明就仁波切,曾患過情緒病,後來被譽為世上最快樂的人,有亮麗的病歷做履歷。這回,就等待好辯煩惱男的讀後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