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現在有人問我:「世界時裝之都喺邊度?」
我一定不用百分之一秒大大聲搶答:「廣東道!」
如果再有人問我:「哪一個地方掌握了全球名牌消費品的命脈?」
我估不用我搶,大家也識答。各位讀者,我哋一齊講好冇?一!二!三……
時尚奧林匹克
不如當選環球小姐,每個國家派出一個最有代表性的名字出來參賽,競逐「2012世界第一購物街」的榮譽。
大概日本會派出「表參道」,法國會派出「RueSaint-Honoré」,英國會派出「Old/NewBondStreet」,意大利會派出「ViaMonteNapoleone」,美國就可能麻煩一點,心大心細不知應該讓「5thAvenue」、「MercerStreet」還是「RodeoDrive」代表自己出戰……
然而誰是國家隊都好,再落力也只能爭個亞軍吧,世界冠軍怎會不是香港尖沙嘴廣東道?奇就奇在怎麼還未被收進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
不是口輕輕隨口噏的認屎認屁,全部有數字根據的,不信你去問問任何一位從事高級時裝或消費品零售的朋友,以下這個說法是不是真的:
任何一個國際名牌,只要是在廣東道分得一個門牌號碼,開得成一間flagshipstore,那間店的營業額便幾乎一定是全球No.1,更勝發源地的總壇成績……少數個別品牌如果只落得個環球第二,便已面目無光,駐港高層輕而照肺重則炒魷。
如果你覺得這是一個值得香港人自豪的成績,便大錯特錯,我覺得廣東道其實是直系的中國屬土,早已不是香港的一部份,或者應該說,是「特區」中的「特區」,情況一如羅馬境內的「梵蒂岡」,根本就是個主權完全獨立的小小國。因為她的興盛其實與你我無關,一手把她撐起捧到世界第一的,其實是來自她祖國各省的公民,不,消費者,不不不,還是「大客」最貼切。(所以大家以後稱呼國內同胞那句「大陸客」,中間那個「陸」字可以直接省略掉。)
想問問大家其實有沒有看清楚基本法,實行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的,會不會只是香港的其他部份,廣東道原來已先行一步回歸到祖國懷抱?
迷失表參道
雖然未必好笑,但大家當然知道我在講笑。
廣東道當然還是歸於香港版圖的,即使現在她賣的貨品、提供的服務,全部不是以香港人的口味為基準了。
但如果明天日本首相來電,說「不如我們用光鮮有型的表參道和你換廣東道?」請轉告七百萬兄弟姊妹不要上當!
不換!
又講個真實個案你聽:某個意大利皮具名牌雖然不是一級收費,但定位清晰有穩定的中價客源,所以生意向來不錯,據他們內部形容,是「盤數一直幾靚」!業績穩步上揚。
直至他們貪威在日本東京表參道上,開了幢係威係勢的六、七層旗艦店。好日子從此完結。
因為這間「大嚿衰」每個月都替他們蝕掉一百萬,美金!整間公司的全球營業總額都受牽連,彷彿被扯進了無底洞,最慘是堂堂「形象店」,執又不是拆又不是。
大概這集團高層都沒甚麼日本當地的朋友吧,所以沒有人能告訴他們表參道其實是業界中,有名「好睇唔好食」開店地點,東瀛人對外國名牌的狂熱早成過去,各大label在這裏的業績一向不見得好,表參道更是重災區,十間名牌巨店有七間沒錢賺,其餘三間直接虧本,所以南青山一帶已逐漸萎縮,法國過江龍L'Eclaireur捱不過一年,本地薑Loveless改賣中下價貨,和意大利合資的10CorsoComo終於也在月前關門,幾乎原班人馬搬到銀座改名重開DoverStreetMarketGinza。
預料這股移民潮還會持續一陣子,南青山當然不可能猝死,但剩下的應該將只有中價的新品牌,真正名貴的luxurygoods會回歸銀座這個四十年前的潮區,而原因很簡單,因為又是數據證實,近年只有這一帶最做到生意賺到錢,賣東西的自然搶着回到「旺地」開舖。
至於為甚麼全東京只有這裏才「旺」呢?只因大客們來日本,都只肯逛銀座而不肯/懂去其他區。而這裏所說的「大客」,你明啦,當然又是中間省略掉個「陸」字那種。
所以香港旅遊業聽了應全面進入戒備狀態,因為東京銀座正慢慢發展到「新廣東道」,我們也要加倍努力,別讓「真廣東道」這個「中國購物狂的梵蒂岡」淪為「新表參道吧!」
Textby黃偉文
填詞人,其實最鍾意買嘢,最憎寫字,星期日盡可能唔寫字,去買嘢。
mailto:[email protected]
微博 http://t.sina.com.cn/wymanwong
http://t.qq.com/thewymanw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