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憂歐銀續去槓桿化

IMF憂歐銀續去槓桿化

【本報綜合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昨發表《環球金融穩定報告》,警告歐洲銀行將在未來18個月內繼續進行「去槓桿化」(deleveraging),把資產負債表規模大幅縮小2.6萬億美元,情況將會危害區內金融穩定及經濟增長。
報告續指,除非歐元區官員制定出政策回應此事情,否則區內銀行會出售總共7%的資產規模。IMF預料銀行的去槓桿化舉動,會透過出售證券及非核心業務資產;另外,亦會減少向企業及家庭貸款,信貸供應將因此縮少1.7%,信貸收縮將令經濟受到更廣泛的打擊。
摩根士丹利銀行分析師HuwvanSteenis表示:「由於歐元區的政策有着極高的不確定性,令到銀行規模持續縮小」。

籲區內銀行重組

IMF建議歐元區應採取更有效的政策,包括歐洲央行應繼續其放寬貨幣政策,區內國家亦需進行更多結構性改革,例如銀行重組等,以減少銀行變賣資產的規模。IMF貨幣及資本市場總監JoseVinals坦言,「(銀行)最重要是資本重整、重組及解決問題」,他續稱,重組是基本動作,如銀行不進行重組,它們將要面臨關門大吉的命運。而區內銀行若不斷去槓桿化,歐洲內的新興國家將會受到最大打擊,其他新興國家亦無法倖免。
日前IMF首席經濟師OlivierBlanchard已率先呼籲,要將「已接受注資銀行需要進行資本重組」放進政策討論重點中,以對抗「去槓桿化」的痛苦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