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告訴我家人,從此以後每天都要吃薄血藥,然後再拿出一張名單,這個吃不得,那個吃不得,中成藥中藥材不可吃,否則,會與薄血丸相沖。神情凝重語氣權威,我家人起初有點吃不消,怯怯地問,用淮山杞子之類煲個湯,能喝嗎?不。毫無商量的口吻。
我家人她由吃不消去到吃下去了。要老人家跟從那些年到這些年她們一起倚賴過的中醫們一刀兩斷,看不得,心理上更不得安生。
再細看禁吃或只可略吃的名單,連經常會用上的薑葱,也是碰得,吃不得,碰,是用來調調味伴伴碟的意思。
她這下可是胃口全失了,自此終身吃得步步為營,幾乎就要牽扯到生趣的問題上去。
可能是我和她都孤陋寡聞,竟不曉得身邊上了年紀的朋友,為吃薄血丸而吃得小心翼翼的,大有人在。
這些朋友,一遇上同道中人,主動熱情來個深情分享。一個說:淮山真的不行啦,我試過,弄得要加藥,真是自討苦吃;不吃就不吃,划不來。另一個說:沒那麼嚴重啦,薑葱本來就是伴料,平常日子也不見得你非吃不可,慢慢你就會習慣了,我們早就適應了,就當從來都不會碰那些東西好了。
這下好了。病患建交情,一眾薄血藥友,一下子比知己還要知心。這種閒閒道來如說家常體己話的口吻,醫生與我說出來一定沒有說服力,因為我等沒這經歷,也就沒有資格。她還是遵從醫囑,不過在病友加持開示下,禁吃得安心甘心。彷彿在無涯人海中,生出了張愛玲式的感慨,啊,「原來你也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