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市區重建局昨日啟動首批由業主主動提出重建的「需求主導」項目,斥資約15億元重建三個深水埗海壇街及大角嘴杉樹街地段近50年樓齡的唐樓,逾700人受影響。重建後合共有約230個中小型單位,料最快2019年落成。地產業界指同區樓價近月上升約一成,推算重建項目實用面積收購價最少逾萬元,將創歷史新高。 記者:譚靜雯
市建局主席張震遠表示,首批「需求主導」的重建項目共收到25宗申請,反應踴躍,但最終只有三個地段的舊樓符合資格,包括取得超過67%業權人同意;地盤面積逾400平方米,以及樓宇狀況明顯失修。17宗個案則收集業權不足,五個地盤面積太細或不太殘舊。三個入選重建項目分別位於深水埗海壇街205至211A的唐樓、海壇街229A至G海生大廈及大角嘴杉樹街13至31號和橡樹街87號;樓齡近50年,樓高六至九層,又無升降機,而且石屎剝落、鋼筋外露,衞生及居住環境惡劣。
業主可換樓或取賠償
市建局計劃斥資15億元重建,當中九億元為收購及安置的成本,並會按同區七年樓齡呎價向自住業主發收購建議,業主也可選擇樓換樓,其他租客及商舖的賠償也會按一貫標準,假若一切順利,最快年底發收購建議。但張震遠強調,項目最終需要80%業主接納市建局的有條件收購價,並簽署買賣協議,否則將不能落實。
張震遠續稱,正計劃原址興建約230個中小型單位,最快2019/20年落成,但現階段仍未決定自行發展,或與發展商合作,但預計項目將錄得虧蝕,另今年6月會再接受新一輪「需求主導」重建計劃申請。
至於市建局會否配合候任行政長官梁振英的政綱,將收回來的土地興建公屋,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表示,需視乎政府政策,「市建局推行市區更新計劃時,要繼續維持財政自給長遠目標,如果每次花幾十幾億收咗土地,又起冇回報嘅公屋,就唔符合家政策,但唔係唔可以改」。
有地產業人士表示,大角嘴區由去年12月至今年4月,樓價上升逾一成,若參考同區七年樓齡樓宇,若以實用面積呎價計算,料收購價將逾萬元。據了解,市建局亦初步估計收購價最少8,000至9,000元,亦有可能超過一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