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兩周之內,第二次出現奪寶奇兵,奪去中國寶物。新一次竊案於上周五在劍橋大學(UniversityofCambridge)的費茨威廉博物館(FitzwilliamMuseum)發生。事件中,共18件中國古董文物不翼而飛,大部份是明、清兩代珍貴玉器,估計總值至少1,800萬英鎊(2.24億港元)。
劍橋大學發言人說,博物館保安森嚴,但於上周五下午5時,在博物館閉館後兩個半小時,一幫賊匪暗中闖入博物館,盜走18件文物,「我們正仔細檢討保安措施,這些文物是我們極重要的藏品,今次損失是一次沉重打擊」。
遠東買家「訂購」
被盜玉器每件約值100萬英鎊(1,245萬港元),屬博物館永久藏品逾50年。18件失竊文物中,六件源自明代,包括價值最高的一件16世紀玉雕水牛、一件17世紀玉雕駿馬和兩件土綠色玉雕大象;八件來自清代,包括一副乾隆年間的台屏和一個18世紀花瓶;其他還包括一個刻有青銅花紋的玉製花瓶、一件玉杯和一件玉筆洗。
中國藝術品專家巴蒂相信,這些文物有遠東買家「訂購」,「這些全都是現時非常搶手的文物」,而且體積小、易收藏,特別受劫匪歡迎。
警方已派員到博物館進行科學鑑證、又翻看閉路電視錄影片段,並加強了博物館周邊地區巡邏。劍橋郡警長說:「這些失物非常值錢、文化價值極高,我們會竭力追查它們的下落,並將劫匪繩之於法。」警方初步排除是博物館「內鬼」所為。
本月4日,杜倫大學的東方博物館(OrientalMuseum)有兩件總值逾200萬英鎊(2,492萬港元)的中國清代玉器和瓷器被盜,至今有五名疑犯落網,失物亦已起回。達伯爾拒絕揣測兩宗盜竊案是否有關,但杜倫警方會協助他們的調查工作。
英國廣播公司/《每日郵報》/《太陽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