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籃地北:台灣球員的美國夢 - 朱彥碩

天籃地北:台灣球員的美國夢 - 朱彥碩

在2011年,台灣球員張宗憲代表NCAA第2級的BYU-Hawaii大學(楊百翰大學夏威夷分校)打到了冠軍戰,雖然最後輸球,但是張宗憲依然表現出色,榮獲NCAA第2級錦標賽的MVP;今年也入選了NCAA第2級的「最佳5人」。

張宗憲挑戰NBA

張宗憲,1988年生,身高1米91,他已經打過06年的亞青賽、並在09年、11年代表中華台北出戰亞錦賽,而且這兩次亞錦賽,他都是中華台北隊場均得分最高的球員。今年他大學畢業之後,參加了「樸茨茅夫邀請賽」,表現尚可。倒不是說會被NBA球隊選上,而是要被「看見」,讓更多不知道他的球探知道。張宗憲能否被NBA球隊選到?要看往後受邀時的測試,他並不會特別突出,但是能打到這個地步,也有一定的程度。有了林書豪的先例,現在美國球探也越來越不敢過份輕視亞洲球員。
台灣籃球界在近年來,有兩股風潮很值得注意:成熟的球員,就往CBA跑,而年輕有潛力的球員,則到美國唸大學。留在台灣本土的球員,打大學籃球CUBA,或是打超級聯賽SBL。台灣的年輕一代,已經開始醒覺,如果再不走出去,以台灣現有的籃球環境,是沒有辦法讓他們可以安心打球的。這些台灣球員會趁年輕的時候多闖一闖,再以自己走過的這些資歷盡可能的多賺。他們比內地的球員會想,不行就換跑道。張宗憲目前只是先跨出一步,未來還很漫長。
文:朱彥碩
台灣《圓球城市》籃球專家
電郵:mailto:iverson0315@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