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投資(香港)董事長劉遵義認為,中國經濟未來發展不可完全市場化,需要有政府的適度監管協調,否則將會出現像本港只有兩大超級市場的自然壟斷局面。
他昨日在港出席中國政經論壇時指出,未來10年是中國關鍵發展的10年,以達至2020年發展為小康社會。他認同中國經濟需要透過市場競爭推動發展,但不能讓市場全面主導,因為市場競爭下的優秀企業會藉併購越做越強,獲取規模效益,形成自然壟斷情況,如香港的完全市場化下,就產生只有兩大超級市場壟斷市場;國際亦在市場化下,產生只有三家鐵礦石公司壟斷全球鐵礦石市場。因此,市場需要政府監督,需要設立反壟斷法,以協調市場發展。
建議徵收熱錢托賓稅
關於中國推進資本賬開放進程,他建議向熱錢徵收托賓稅6至12厘(托賓稅是由美國學者托賓提倡向投機者徵稅),以抑制熱錢流入中國,加快中國資本賬全面開放。
他指當前的長期資本基本已可將人民幣自由兌換,如經常賬項目、外商直接投資賺取的利潤,透過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機制投資於內地資本市場的資金均可以進出,只是短期投機性熱錢仍有限制,他指這些短錢不能配合長期投資的資金需要,對經濟反而產生不穩定,「沒有甚麼好處」。但他強調,人民幣的自由兌換,並不等同滙率可以自由浮動,就如港幣可以自由兌換,但滙率則緊貼美元,並不自由。
他又建議,中國未來10年推行稅務改革,包括推行房產稅,讓地方政府財政收入更穩定,不用過份依賴賣地收入;香港便有這問題,賣地收入不穩定,而政府希望地價越高越好,對經濟發展不是好事。此外,亦要推行資源稅,降低個人所得稅;及將增值稅延伸至服務業。
中國面對的人口老化問題,於2035年人口最高峯後將開始下滑。他建議延長退休年齡,避免中國出現先老後富現象;若涉及行政領導地位的人員需要按時退下,可轉為專業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