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Z世代:國有化政策捲土重來? - 盧峯

國際Z世代:國有化政策捲土重來? - 盧峯

看到一條久違了的新聞。阿根廷女總統前兩天突然宣佈把國內最大石油及天然氣公司收歸國有,原來的大股東、西班牙的Repsol則被迫出售股權及退出管理層。根據女總統的說法,所有拉丁美洲國家都自己掌控本國的自然資源,阿根廷也應重掌主權,並可借此促使公司增加產量,減少入口石油及天然氣。她又說,阿根廷民眾支持政府的決斷做法。
西班牙及歐盟對阿根廷政府的突襲強烈反對,認為做法形同掠奪私人資產,她們可能會採取報復措施。市場人士則認為國有化政策將會削弱投資者的信心,影響阿根廷吸引外資的能力,窒礙長遠的經濟發展。事情最終有何結局還有待觀察,但阿根廷從拉丁美洲自由經濟的模範生,私有化政策的忠實信徒走回頭路,重新執行國有化政策實在讓人欷歔感嘆不已。過去20年來阿根廷為了落實市場化、私有化路線,提升國家的競爭力,付出了不少代價,包括求助於IMF及美國。現在居然來個U-turn,重新推動國有化政策,擴大政府的直接控制。阿根廷為甚麼有這樣的轉變呢?
最合理的解釋是金融海嘯後民粹主義全面抬頭。2008年的經濟金融大災難原因不少,但不少人特別是政客都愛把自由市場說成是罪魁禍首,認為不受政府管制監控的企業及市場導致貪婪與不負責任,拚命追求利潤下忘卻了道德、社會責任以至法規,令社會及一般人承受災難性的後果。要防止類似的危機再發生,他們提議,政府重重懲罰不負責任的企業、資本家及投資人,並借民意對私人企業及市場的疑心肆意加強對經濟的監管及控制,直接插手經濟及企業的管理。事實上自2008年以來多國政府及央行都重新站到經濟最前線,伸出「有形之手」指導指點經濟發展。有的忙於催生新產業,有的忙於加稅懲罰富人,有的則進一步加強政府對經濟的規劃。拉丁美洲多個國家就以厲行國有化政策的委內瑞拉為師,大力加強政府對經濟的干預,讓政府領導人可以扮演「救世主」,懲罰「無良」私人企業,教訓「無情」的市場。阿根廷女總統顯然也嗅到這股風氣,便打扮成「正義女神」,把石油公司國有化。
問題是國有化政策總是弊多於利的。過往經驗說明,國有化企業效率低下,浪費嚴重,容易滋生貪腐,更可能變成執政政府、政黨的錢袋,向他們輸送利益,一般民眾則依然吃盡苦頭。但願國有化這股歪風不會越演越烈,擴散到其他地方。
盧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