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38年歷史的深水埗白田邨八幢舊式公屋,明年起分三階段清拆重建,近萬居民需搬遷。為增公屋單位,白田邨原址重建時會增加地積比率,提供約5,650個出租公屋單位,較現時增61%,整個重建計劃歷時達14年。有居民批評房署去年才在邨內加建升降機,「三十幾年都唔起,呢頭起好個頭又話拆樓」,認為浪費公帑。
新公屋最快2018年落成
房屋署昨宣佈明年開始,分三階段重建白田邨八幢公屋及一個商場,涉3,500個公屋單位,將率先清拆無升降機的第1、2、3和12座,其餘四幢即9、10、11和13座2021年開始清拆。房署將安置受影響的居民遷往今年中落成入伙的石硤尾邨二期和五期,又會特別成立社區服務隊,協助居民,第一階段將有約2,800人明年4月遷出。
消息人士透露,白田邨重建後會繼續用作公屋單位,不會更改土地用途作新居屋,料首期最快2018年落成,提供逾1,400個單位。消息強調,白田邨樓宇結構安全,但考慮到維修費用及重建後可建單位明顯增加,決定清拆重建,又指未來研究舊邨重建時,「會用盡地積比率,白田邨就由家四倍幾,加到六倍幾,但新樓有幾高要再同規劃署商討」。
居於白田邨30多年的范先生稱,其單位可遠眺太平山頂,更坐擁煙花景,對搬遷感不捨,又批評房署去年加設升降機,「三十幾年都唔起,呢頭起好個頭又話拆樓,你話喺咪浪費公帑啦。」居民郭女士歡迎重建,她指單位曾有石屎剝落,鋼筋外露,但擔心搬到新樓要繳交高昂的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