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跟二十多個議員吃了一頓飯,飯後有議員說梁振英提倡「大和解」,對於當初不選他的人不會「秋後算賬」。
「秋後算賬」是農民用詞,農民種莊稼,春耕夏種,半年勞累,到了秋天收穫季節,就可以坐下來,算一算之前的付出和之後的得益是否平衡,播下多少種子,用了多少勞動力,一筆賬,都在秋後算。古時候犯人判了死刑,押在牢裏,也要等到秋天才殺頭,這便加重了「秋後算賬」的意義。
今時今日,在香港這樣的「國際大都會」裏,左一句右一句「秋後算賬」是很可笑的,別看此地「精英齊集」,西裝革履,但DNA裏的基因意識還是非常深厚的。一場選舉,反對了兩句,就怕有什麼「秋後算賬」,說起來真是土得掉渣。早知今日,許多「中環農民」大概當初連屁都忍着不敢放了。
「秋後算賬」哪有什麼可以保證的?有幾個人會坦承「到時一定秋後算賬」的?中國農民對於「打擊報復」的形容,除了「秋後算賬」,還有一句叫作「穿小鞋」。我答應不「秋後算賬」了,但我可以不斷給小鞋你穿。一筆賬不跟你一次過算,只是天天給你穿小鞋,讓你長期腳痛,寸步難行,那就真是連本帶利,利上滾利還不清了。
這些中國文化精髓,香港的中環農民們又是搞不明白的,所以他們一聽不會「秋後算賬」了,便如釋重負,卻不知道,小鞋伺候,腳痛的日子,還在後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