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第二大城市商業銀行上海銀行,本周五將舉行股東會,審議境外首次發行最多12億股新股的方案。消息稱,料議案獲通過機會甚高,但此舉只為擴大募集資金鋪路,外界不應預期上銀短期內便可獲監管機構批准赴港H股上市。
記者:劉美儀、吳綺慧
消息指出,因要照顧內地原始股東利益的技術安排,相信上銀最終仍以A+H股為優先考慮方案。今年以來除興業及交行(3328)獲批定向增發新股外,中證監再無批出內銀A股發新股案例,可想而知「排隊」漫長。
海通孖展無起色
消息又表示,上銀通過H股方案,只為擴大募集方式作準備,但單邊H股上市並不容易,上市時間仍視乎監管機構審批及市況配合決定,外界不應期望短期數個月內可成事。市場預計,若該行來港上市,市賬率最多僅1.2倍或以下水平。
上銀早於前年5月底在股東會通過境內發行最多12億股新股的上市方案,期效1年的議案亦曾延續。早前中證監公佈,擬於上交所申發A股的銀行共14間,包括上銀。上銀股東計有中投、滙豐、上海商業銀行及上海市企業等。
另外,捲土重來的海通證券(6837)昨首天招股,一如市場預期孖展反應冷淡。綜合7間主要券商,僅獲510萬元孖展認購,距離公開發售集資6.87億元仍有大段距離。
海通證券子公司海通國際雖以超低孖展息0.68厘招客,但無助新股聲勢。另一隻同期招股的中盛資源(2623)孖展更「未開齋」,非常慘淡。
海通今次招股價為10.48至11.18元,銷售文件顯示,相當於2012年預測市賬率的1.3至1.39倍,較其主要對手中信証券(6030)1.5倍為低。以昨日海通A股收報9.89元人民幣計算,H股招股價較A股有8%至14%折讓。
協同通信暗盤升6%
海通去年純利31.03億元人民幣,按年減16%,主因去年第三季開始內地股市轉差,令佣金收入及投資收益大減所致。海通招股書表明,今年首季市況雖較去年第四季有一點復蘇,但按年計算,收益仍按年大幅下挫,並不保證今年餘下月份市況能持續好轉。
另外,今日掛牌的協同通信(1613),昨暗盤收報0.35元,較招股價0.33元升6%。公司公開發售獲0.97倍超額認購,一手中籤率為79%。品牌中國(8219)亦公佈在創業板以全配售形式上市,發行5000萬股,配售價1.46至2.14元,集資最多1.07億元,將於下周五掛牌,保薦人是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