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美國天下 展現傳媒新勢力法新社網上媒體奪普立茲獎

突破美國天下 展現傳媒新勢力
法新社網上媒體奪普立茲獎

有新聞界奧斯卡之譽的美國「普立茲獎」(PulitzerPrize),前日(周三)公佈本年度得獎名單。《費城問詢報》(PhiladelphiaInquirer)憑着校園暴力問題嚴重的系列報道,贏得最高榮譽的公共服務獎。最大突破是有兩個網上媒體首次獲獎,反映網上傳媒新勢力;法新社則是百年罕見獲獎的外國媒體,反映卓越新聞報道無國界。

今次是第96屆普立茲獎,最大亮點是罕有美國以外的傳媒機構獲獎。法新社是法國新聞機構,是全球三大通訊社之一,向跟美國的美聯社和英國的路透社在採訪和供稿供相市場惡鬥。今次,法新社得以跨越普立茲獎向來是美國傳媒天下的雷池,全憑一張震撼人心的突發新聞圖片。

《穿綠衣的女孩》為法新社贏得首個普立茲獎。法新社

去年,法新社的阿富汗攝影記者侯賽尼(MassoudHossaini)在喀布爾(Kabul)一次的自殺式炸彈襲擊中,捕捉到一名女童在屍堆旁驚慌大叫的一刻,照片「令人心碎」,結果贏得突發新聞圖片獎。侯賽尼對獲獎感「很高興和興奮」,他無法入睡,但說「我希望人們不要忘記阿富汗人活在痛苦中」。
除了法新社得獎,普立茲獎今年另一突破,是有兩個新聞網站首次獲獎。TheHuffingtonPost憑着資深戰地記者伍德(DavidWood)關注受傷退伍軍人的系列報道,贏得國內新聞報道大獎,這系列最初分10期在網上刊登,後來擴展成為電子書出版。Politico則憑維克爾(MattWuerker)一幅政治漫畫(圖),獲得政治漫畫獎。

逆境中地區報贏最高榮譽

贏獎消息公佈後,TheHuffingtonPost的編輯總監法恩曼隨即向編採人員發出祝賀電郵:「伍德就退伍傷兵的深邃報道,對退伍軍人來說是一個里程,對網絡新聞業亦然。」
兩個新聞網站獲獎,反映網上傳媒新勢力,正力逼報業。儘管如此,傳統報章仍繼續做到最好。面對報業近年廣告收入減少,《費城問詢報》這份地區報,曾經歷破產和六年來五度再易主的難關,但仍熱誠報道新聞,今次就憑着揭露校園暴力嚴重,贏得普立茲最高榮譽的公共服務獎。

普立茲獎獎牌

社論獎 小說獎沒頒發

總編輯維什諾斯基就說:「這個新聞編輯部近三、四年經歷過破產、由對冲基金經理持有、裁員,很多我們員工無法控制的事。這個獎是他們工作熱誠和精益求精態度的至高成就。」
普立茲獎常客《紐約時報》(NewYorkTimes)今年贏兩獎,包括有關東非饑荒和戰亂的國際新聞報道獎,和有關避稅的解釋性報道獎,是獲獎最多的媒體。美聯社報道紐約警方在911恐襲後秘密監控回教徒社區、《西雅圖時報》(SeattleTimes)報道華盛頓州政府機構用美沙酮取代止痛藥處方給病人,則同獲調查報道獎。但兩大報《華爾街日報》(WallStreetJournal)和《今日美國報》(USAToday)則空手而回。
但向來嚴審的普立茲獎,今年在社論獎和小說獎兩欄都留白沒頒發。這是普立茲35年來首次沒頒小說獎,令出版界震驚不已,因小說獎向來是暢銷書指標。大會則解釋沒頒獎只因沒候選作品獲大多數評審支持。
美聯社/路透社/美國《紐約時報》

普立茲獎部份得獎名單

‧公共服務獎:《費城問詢報》
‧突發新聞獎:阿拉巴馬州《塔斯卡盧薩報》報道龍捲風消息獲獎

‧調查報道獎:美聯社/《西雅圖時報》(圖)
‧解釋性報道獎:《紐約時報》
‧地區新聞報道獎:賓夕凡尼亞州《愛國新聞報》
‧國內新聞報道獎:TheHuffingtonPost
‧國際新聞報道獎:《紐約時報》
‧專題報道獎:西雅圖《TheStranger》周報

‧實況報道獎:《芝加哥論壇報》
‧評論文章獎:《波士頓環球報》
‧政治漫畫獎:Politico
‧突發新聞圖片獎:法新社
‧專題圖片獎:《丹佛郵報》(圖)
‧社評獎:沒頒獎
‧小說獎:沒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