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隧人手不足隨時受處分

紅隧人手不足隨時受處分

【記者麥志榮報道】去年因勞資糾紛險釀罷工的紅磡海底隧道再現管理問題。每日流量達12萬架次的紅隧被揭發當值人手長期不足,一旦發生事故,隨時無法及時應付,造成大塞車。運輸署正調查紅隧的管理公司,不排除處分。
運輸署將紅隧日常營運外判私營公司,2010年11月起由信佳集團管理有限公司接辦,合約期至2016年10月。

風險高 薪酬低 請人難

有紅隧員工稱,據信佳與運輸署簽訂的管理協議,紅隧須維持一定營運人手,早更39人,中更34人,夜更32人;但信佳為省開支,每當有員工請假,不抽調人手填補,令當值人手長期低於規定。一旦有事故發生,人手不足會延誤處理,可能令隧道交通阻塞。
運輸署有派人巡查各隧道,核對當值人數,但甚少在假日巡查,所以有隧道管理公司每逢假日「偷雞」減少當值人手,再填報假更表蒙騙運輸署。
運輸署發言人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在今年3月的巡查,曾兩次發現紅隧的中更當值人數大部份時間較編制要求少了一人。該署已要求該公司書面解釋,並考慮適當的跟進行動。
據了解,隧道管理公司服務達不到合約要求,日後再競投其他管理合約時會被扣分。
隧道及公路幹線從業員總會主席卓和善表示,據紅隧員工反映,紅隧確有人手緊張問題,空缺請不到人填補,員工需經常加班。隧道管理人手不足是全行的問題,主要因為薪酬水平偏低。
以前線的交通督導員為例,要在隧道口站崗及定時巡邏隧道設施,又要在車流中應付各類事故,大至撞車、小至路面垃圾都要即時處理,有一定風險,但月薪只有8,000至9,000元,比保安員低。
資料顯示,紅隧員工去年4月曾因信佳不按合約向員工發放超時津貼,一度醞釀罷工,經勞工處介入,勞資雙方才達成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