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港大是本地學術搖籃,1912年落成的本部大樓便是港大的根源。國父孫中山曾在此演講,文人張愛玲、許地山等都走過樓內迂迴梯間,電影如《色,戒》、《玻璃之城》也曾以鏡頭捕捉她美麗的身影。
大樓由麼地爵士捐款,1910年動工,兩年後啟用,是港大總部,50年代擴建一倍至現時規模,至1984年列法定古蹟。大樓屬愛德華式巴洛克風格,紅磚麻石的大樓,以富文藝復興風格的花崗石柱支撐,頂部矗立着鐘樓,四角則有塔樓。大樓內有庭院四個,兩個植有高9米棕櫚樹。大樓禮堂在1956年定名為陸佑堂,紀念贊助創辦港大的華商陸佑。曾就讀港大前身西醫書院的孫中山,1923年便在此演講,自言猶如遊子歸家,承認「革命思想係從香港得來」。
多齣電影取景
朱光潛、許地山、龍應台都在此留足印,1939年入讀港大的張愛玲似最留戀,作品《燼餘錄》、《易經》及《小團圓》都看到大樓身影。她自言曾在港淪陷時照顧傷者,而大樓在該期間確被徵作臨時醫院。大樓電影緣也與她有關,李安按其原著拍攝的《色,戒》,女角便在陸佑堂高喊「中國不能亡」,《今夜星光燦爛》的師生戀,《玻璃之城》男女角深情一吻,都發生在大樓內陽光閃爍的荷花池旁。
《蘋果》記者